第326章 伐晋还是救灾
關燈
小
中
大
晉國趙魏韓三家的想法楚王熊章并不清楚,他也沒有時間去關心這些事情。
此時的楚國正面臨着嚴重的旱災,情況日益惡化,這場旱災自楚王章十二年十二月開始,一直持續到次年五月,眼下,還是沒有絲毫緩解的迹象。
楚國大部分地區都遭受了旱災的重創,隻有長江沿岸、漢江兩岸和淮河流域等靠近水源的地方,由于可以利用河水灌溉農田,農作物的長勢還算勉強說得過去。
然而,其他地區的農作物早已顆粒無收,土地幹裂,一片荒蕪景象。
此外,楚國現在的水資源也極度匮乏,除了雲夢澤之外,其他一些小湖泊和江川溪流都已經見底,原本儲存的水現在僅能勉強滿足人畜飲用水需求。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楚王熊章整日憂心忡忡,焦慮不安,正當他一籌莫展之時,寺人伍突然前來禀報:“啟禀王上,太史令求見。
” “太史令?”楚王熊章聽到這個名字,一時間竟然沒有反應過來是誰,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恍然大悟,連忙下令道:“快請太史令進來!” 不久後,太史令邁着穩健的步伐走進大殿,立刻向楚王熊章行禮道:“老臣拜見大王。
” 楚王熊章急忙揮手示意太史令起身,迫不及待地問道:“太史令免禮,你此次前來,可是楚國旱情有變?”他滿懷期待地望着太史令,希望能聽到一些好消息。
雖然太史令平時總是神神叨叨的,但不得不承認他的天氣預報真的很準确。
“王上英明,臣近三日連續觀察天象,發現歲星雖尚未離開,但皓月已有經過畢宿之陽的迹象。
據此,臣推測半個月後可能會有降雨,這将是一場甘霖啊!”太史令激動地說道。
“半個月後?是否确定?”楚王熊章半信半疑地問道。
“王上,根據臣的演算和推斷,至少有八成把握。
”太史令自信滿滿地回答。
“太史令之能,寡人自然深信不疑。
但這個消息切勿外傳,明白嗎?”楚王熊章鄭重地囑咐太史令。
“唯”,盡管太史令不太理解大王的意圖,但他深知大王必有深意,于是決定聽從王命,嚴守秘密。
太史令離開沒多久,令尹彌生和大司農兩人同時在勤政殿外求見。
“王上,臣有事要啟奏”,大司農進入大殿對楚王熊章行禮之後,就立刻對熊章拜道。
楚王熊章看了大司農一眼,又見一旁苦笑的令尹彌生,熊章有些詫異。
“大司農有何事禀報?”,楚王熊章對大司農樊須說道。
“臣請大王推遲攻打晉國,最好放棄攻晉,将楚國全部精力用來赈災安民”,大司農擡起頭來,一臉鄭重的看着楚王熊章說道。
楚王熊章聽了這話,臉色瞬間沉了下來,不悅地問道:“大司農何出此言?如今我楚國大軍已經集結完畢,糧草也已齊備,正是一鼓作氣攻打晉國的時候,為何要放棄?” 大司農樊須連忙解釋道:“大王,如今楚國境内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災,百姓生活困苦,糧食歉收,若此時發動戰争,必将加重百姓負擔,甚至可能引發民變,此非仁君所為。
” “而且,晉國國力強盛,趙魏韓三家甲士加起來也有數十萬,我們未必能輕易取勝,不如先集中精力解決國内問題,待時機成熟再圖謀晉國。
” “令尹,你
此時的楚國正面臨着嚴重的旱災,情況日益惡化,這場旱災自楚王章十二年十二月開始,一直持續到次年五月,眼下,還是沒有絲毫緩解的迹象。
楚國大部分地區都遭受了旱災的重創,隻有長江沿岸、漢江兩岸和淮河流域等靠近水源的地方,由于可以利用河水灌溉農田,農作物的長勢還算勉強說得過去。
然而,其他地區的農作物早已顆粒無收,土地幹裂,一片荒蕪景象。
此外,楚國現在的水資源也極度匮乏,除了雲夢澤之外,其他一些小湖泊和江川溪流都已經見底,原本儲存的水現在僅能勉強滿足人畜飲用水需求。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楚王熊章整日憂心忡忡,焦慮不安,正當他一籌莫展之時,寺人伍突然前來禀報:“啟禀王上,太史令求見。
” “太史令?”楚王熊章聽到這個名字,一時間竟然沒有反應過來是誰,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恍然大悟,連忙下令道:“快請太史令進來!” 不久後,太史令邁着穩健的步伐走進大殿,立刻向楚王熊章行禮道:“老臣拜見大王。
” 楚王熊章急忙揮手示意太史令起身,迫不及待地問道:“太史令免禮,你此次前來,可是楚國旱情有變?”他滿懷期待地望着太史令,希望能聽到一些好消息。
雖然太史令平時總是神神叨叨的,但不得不承認他的天氣預報真的很準确。
“王上英明,臣近三日連續觀察天象,發現歲星雖尚未離開,但皓月已有經過畢宿之陽的迹象。
據此,臣推測半個月後可能會有降雨,這将是一場甘霖啊!”太史令激動地說道。
“半個月後?是否确定?”楚王熊章半信半疑地問道。
“王上,根據臣的演算和推斷,至少有八成把握。
”太史令自信滿滿地回答。
“太史令之能,寡人自然深信不疑。
但這個消息切勿外傳,明白嗎?”楚王熊章鄭重地囑咐太史令。
“唯”,盡管太史令不太理解大王的意圖,但他深知大王必有深意,于是決定聽從王命,嚴守秘密。
太史令離開沒多久,令尹彌生和大司農兩人同時在勤政殿外求見。
“王上,臣有事要啟奏”,大司農進入大殿對楚王熊章行禮之後,就立刻對熊章拜道。
楚王熊章看了大司農一眼,又見一旁苦笑的令尹彌生,熊章有些詫異。
“大司農有何事禀報?”,楚王熊章對大司農樊須說道。
“臣請大王推遲攻打晉國,最好放棄攻晉,将楚國全部精力用來赈災安民”,大司農擡起頭來,一臉鄭重的看着楚王熊章說道。
楚王熊章聽了這話,臉色瞬間沉了下來,不悅地問道:“大司農何出此言?如今我楚國大軍已經集結完畢,糧草也已齊備,正是一鼓作氣攻打晉國的時候,為何要放棄?” 大司農樊須連忙解釋道:“大王,如今楚國境内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災,百姓生活困苦,糧食歉收,若此時發動戰争,必将加重百姓負擔,甚至可能引發民變,此非仁君所為。
” “而且,晉國國力強盛,趙魏韓三家甲士加起來也有數十萬,我們未必能輕易取勝,不如先集中精力解決國内問題,待時機成熟再圖謀晉國。
” “令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