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期盼已久的援军
關燈
小
中
大
的士兵們并沒有放棄,他們依靠最後的力量,頑強抵抗着敵人的進攻。
“咚咚…咚咚…”敵軍的弓箭手不斷射箭,箭雨如蝗般飛向城頭,為攻城的士兵提供掩護。
巴人和戎狄士兵憑借着勇氣和毅力,再一次爬上了上庸城的城頭,他們與守城的楚軍展開激烈的搏鬥,刀光劍影交錯,喊殺聲回蕩在戰場上。
“為國死戰,就在今日,活着能封妻蔭子,死也能被大王親自敕封為天兵天将”,守将芈複輕輕的抽出自己的戰刀,高昂的聲音響徹守卒的耳畔。
“殺敵”,數千守卒大吼一聲齊齊殺向已經登上城牆的敵軍。
城頭之上,楚軍與伊洛之戎和巴軍在進行着最後的決戰。
秋日之陽,雖然不及夏日那般焦灼,但卻更加剛烈。
“啟禀将軍,前方三十裡處就是上庸城了”,斥候将軍跑馬過來,向白毅将軍禀報道。
“前方戰事怎麼樣了?”,白毅神色沒有放松,臉色愈發的凝重,他雖然晝夜行軍,但楚國西境道路不僅狹窄,而且陡峭,怪石嶙峋,群山竦峙,所以白毅行軍的時候,始終無法加速。
“将軍,上庸城方向号角聲和戰鼓聲不斷,應該還處于交戰之中,至少上庸城應該還在楚軍手上”,那斥候将軍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這個距離,應該有敵軍斥候,我們既然沒有機會偷襲敵軍,那就無需隐藏,我們要正面與之交戰一舉擊潰敵軍”,白毅沉聲說道。
“傳令下去,大軍立刻披甲,列陣,前進”,白毅對着身後大軍高聲喊道。
之前他為了減輕行軍壓力,特許士卒脫甲。
伊洛之戎的營地上。
伊洛王立于戰車之上,看着自己麾下兒郎已經順利的登上了城牆,神色大喜。
但就在這時一個傳訊兵縱馬而來,高聲急呼道:“報,啟禀大王,東南方向有楚國大軍靠近,距離三十裡”。
“什麼,楚軍?”,伊洛王聽到傳訊兵的話,臉上的笑意頓時被驚愕取代,喝道:“你确定沒有看錯?” “大王,楚國的戰旗小的不會看錯?千真萬确”,傳訊兵說道。
“楚軍為何來得這麼快?”,伊洛王一臉不可置信的說道。
“楚軍有多少人?”,大祭司沉聲對傳訊兵問道,傳訊兵的話在場之人都聽到了。
“楚軍大概有四萬餘人,最多不過五萬”,傳訊兵說道。
“大王,五萬楚軍,非我們能擋,我們應該撤軍”,大祭司對伊洛王說道。
“五萬大軍光憑我們伊洛國的力量當然不夠,但我們可以聯合巴國,我們兩國的軍力加起來超過五萬,而且我們也算是以逸待勞,優勢在我”,伊洛王自信的說道。
大祭司聞言,也覺得伊洛王說得有理,于是他也不再堅持。
之後伊洛王就立刻向巴國傳訊,巴國聽聞楚國有五萬援軍來了,雖然有些不甘心放棄唾手可得的上庸城,但想到隻要擊敗楚國的援軍,這上庸城一樣跑不掉,巴國大将軍就不在意這些了。
巴國退軍速度很快,巴軍執行得也很堅決。
上庸城頭之上,芈複有些錯愕的看着突然撤退的巴人和戎狄,除了不解之外,更多的是慶幸。
慶幸他們這三千餘人都活下來了。
“将軍,敵人怎麼都撤了?”,有人忍不住問道。
“誰知道呢,也許,是我們的援軍來了吧”,芈複慢慢的走到牆垛邊,看着巴軍往東面集結的巴軍,眼裡閃過一絲異色,嘴角慢慢咧開,笑着說道。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
“咚咚…咚咚…”敵軍的弓箭手不斷射箭,箭雨如蝗般飛向城頭,為攻城的士兵提供掩護。
巴人和戎狄士兵憑借着勇氣和毅力,再一次爬上了上庸城的城頭,他們與守城的楚軍展開激烈的搏鬥,刀光劍影交錯,喊殺聲回蕩在戰場上。
“為國死戰,就在今日,活着能封妻蔭子,死也能被大王親自敕封為天兵天将”,守将芈複輕輕的抽出自己的戰刀,高昂的聲音響徹守卒的耳畔。
“殺敵”,數千守卒大吼一聲齊齊殺向已經登上城牆的敵軍。
城頭之上,楚軍與伊洛之戎和巴軍在進行着最後的決戰。
秋日之陽,雖然不及夏日那般焦灼,但卻更加剛烈。
“啟禀将軍,前方三十裡處就是上庸城了”,斥候将軍跑馬過來,向白毅将軍禀報道。
“前方戰事怎麼樣了?”,白毅神色沒有放松,臉色愈發的凝重,他雖然晝夜行軍,但楚國西境道路不僅狹窄,而且陡峭,怪石嶙峋,群山竦峙,所以白毅行軍的時候,始終無法加速。
“将軍,上庸城方向号角聲和戰鼓聲不斷,應該還處于交戰之中,至少上庸城應該還在楚軍手上”,那斥候将軍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這個距離,應該有敵軍斥候,我們既然沒有機會偷襲敵軍,那就無需隐藏,我們要正面與之交戰一舉擊潰敵軍”,白毅沉聲說道。
“傳令下去,大軍立刻披甲,列陣,前進”,白毅對着身後大軍高聲喊道。
之前他為了減輕行軍壓力,特許士卒脫甲。
伊洛之戎的營地上。
伊洛王立于戰車之上,看着自己麾下兒郎已經順利的登上了城牆,神色大喜。
但就在這時一個傳訊兵縱馬而來,高聲急呼道:“報,啟禀大王,東南方向有楚國大軍靠近,距離三十裡”。
“什麼,楚軍?”,伊洛王聽到傳訊兵的話,臉上的笑意頓時被驚愕取代,喝道:“你确定沒有看錯?” “大王,楚國的戰旗小的不會看錯?千真萬确”,傳訊兵說道。
“楚軍為何來得這麼快?”,伊洛王一臉不可置信的說道。
“楚軍有多少人?”,大祭司沉聲對傳訊兵問道,傳訊兵的話在場之人都聽到了。
“楚軍大概有四萬餘人,最多不過五萬”,傳訊兵說道。
“大王,五萬楚軍,非我們能擋,我們應該撤軍”,大祭司對伊洛王說道。
“五萬大軍光憑我們伊洛國的力量當然不夠,但我們可以聯合巴國,我們兩國的軍力加起來超過五萬,而且我們也算是以逸待勞,優勢在我”,伊洛王自信的說道。
大祭司聞言,也覺得伊洛王說得有理,于是他也不再堅持。
之後伊洛王就立刻向巴國傳訊,巴國聽聞楚國有五萬援軍來了,雖然有些不甘心放棄唾手可得的上庸城,但想到隻要擊敗楚國的援軍,這上庸城一樣跑不掉,巴國大将軍就不在意這些了。
巴國退軍速度很快,巴軍執行得也很堅決。
上庸城頭之上,芈複有些錯愕的看着突然撤退的巴人和戎狄,除了不解之外,更多的是慶幸。
慶幸他們這三千餘人都活下來了。
“将軍,敵人怎麼都撤了?”,有人忍不住問道。
“誰知道呢,也許,是我們的援軍來了吧”,芈複慢慢的走到牆垛邊,看着巴軍往東面集結的巴軍,眼裡閃過一絲異色,嘴角慢慢咧開,笑着說道。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