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收获满满的楚国

關燈
    就在這個時候,宋國相桓魋來到鐘離城,正式與範蠡簽訂國書,雙方約定: 第一,楚國放回被扣押的五萬宋軍; 第二,宋國歸還侵占楚國的領土(原吳國淮陽之地); 第三,宋國國君之女嫁與楚王,楚宋兩國聯姻結盟,宋國奉楚國為盟主; 第四,宋國将原徐國之地彭城以南之地(包括彭城)作為宋國公女的嫁妝,送與楚國; 第五,宋國陪嫁奴隸一萬,糧食十萬石; 第六,楚國負責調停宋鄭戰事,楚國向宋國承諾不再侵犯宋國邊境。

     當一切都商議妥當後,宋國相桓魋又與範蠡一同确定了宋軍從楚國撤離的具體日期。

     與此同時,在鐘離城外,上将軍孫念手持上将軍的虎符,成功地調動了負責封堵淮泗的水軍主将蔡河。

     他命令水軍放行兩萬宋軍,讓他們得以順利渡過淮河,并一路向北返回宋國。

     而另一邊,右尹範蠡則率領三萬楚軍跟随在宋國相桓魋的身後,同樣踏上了北上宋國的路途,他們計劃先抵達商丘,等待宋國相桓魋向宋公栾彙報情況後再作進一步的決策。

     如果宋國相桓魋違背了盟約,那麼被扣押在楚國境内的三萬宋軍将永遠無法回國。

     此外,楚國也将不再有所顧忌,會聯合鄭、衛兩國共同瓜分宋國,即使這意味着可能引發與齊國之間的戰争,楚國也在所不惜。

     八日後,宋國相桓魋終于帶着兩萬宋軍回到了久别已久的商丘,這些回到宋土的宋軍無一不感到慶幸,感覺是劫後餘生,盡管這一次出征楚國一敗塗地,但好歹也算是平安歸來。

     宋國相一回到商丘後,就迫不及待地帶着那份與楚國簽訂的國書,獨自一人前往宋公栾的宮室。

     宋國相桓魋在宋國離宮之中待了沒有多久,宋公栾就緊急召集了宋國其餘四位卿士入宮。

    五人在宮内商議了很久,一直到次日清晨,才從宮室内走出。

     與此同時,楚國上将軍孫念和範蠡則率領三萬楚軍駐守在距離商丘六十裡路之外的地方。

     為了避免楚軍陷入宋軍在楚國時的困境,楚軍的斥候們分散在方圓八十裡範圍内,時刻警惕着周圍的動靜。

     一旦發現有大軍調動的迹象,楚軍将毫不猶豫地揮師向東,與白毅的大軍彙合。

     雖然宋國已經沒有多少兵力可供調動,但謹慎行事總是沒錯的。

     幸運的是,宋公栾不僅沒有否定宋國相桓魋與楚國和談的條件,反而全盤接受了國書上的所有條款,甚至包括割讓土地和和親等要求。

     這樣一來,原本緊張的局勢得到了緩和,雙方都暫時松了一口氣。

     第二日,宋國相桓魋就帶着經過宋公栾加蓋印玺的國書和兵符在一支千人小隊的帶領下前往六十裡外的楚軍大營。

     上将軍孫念和右尹範蠡在查看宋國國書之後,就立刻率領大軍前往彭城。

     此時的彭城已不再像以前那樣雄偉壯觀,如今彭城的城牆之上到處都是被石頭砸出的坑窪痕迹,顯得破敗不堪。

     更有甚者,在城牆上還插着幾支羽箭,城牆下和城牆上到處都是血迹斑斑,仿佛訴說着曾經經曆過一場激烈殘酷的戰争。

     時間回到大半個月前,白毅率領軍隊抵達彭城,但彭城内部僅有一萬守軍,面對強大的敵軍,他們不敢輕易出城迎戰,隻能堅守城池。

     白毅在彭城等待了五天後,楚國司馬景琰率領剩下的四萬楚軍終于抵達彭城,并與白毅的兩萬大軍成功會師,随後他們便展開了對彭城的猛烈攻擊。

     彭城内共有九萬人口,幾乎與郢都的人口相當。

     彭城守将不得不強行征召四萬年輕健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