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朝会上的争锋

關燈
    第二日,楚國的朝會如期而至。

     朝會之上,有封君上奏楚王熊章:“令尹年老昏聩,向王上提議擇優取仕,此乃敗壞楚國綱常,行禍亂楚王之舉,請大王罷免令尹之職,改弦更張,收回擇優取仕令”。

     此人一說完,就有其他封君大夫跟着谏言,對令尹行獨斷專行,禍亂楚國朝綱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批判,紛紛表示要求罷免子西令尹之位。

     面對朝堂大部分公卿的攻擊,令尹子西站在隊列前面,閉目養神,好似諸卿說的不是他一樣。

     “王上,章華學宮如今有大批士子已經學有所成,這一年以來,楚國耗費無數錢糧培養他們成材,如今若是不用這些人,這些人恐怕就會在其他諸侯國出仕,這就等于楚國在幫其他諸侯國培育人才,楚國恐怕将會成為諸國笑柄” “考試取仕,乃是令尹老成謀國之策,既能擇優取仕,又能篩選出那些濫竽充數之人,實在是一舉兩得啊,令尹于楚不僅無過,還有大功,請大王厚賞之”,左尹子期說道。

     “臣以為,列國紛争日益,都有圖強争霸之心,何以強國?臣以為唯人才爾,如今章華學宮之中培育了大量人才,這些人不用,那我們楚國創辦學宮的初衷是什麼,臣認為不僅應該堅定執行擇優取仕之策,還應該當做楚國選才的慣例,以後每年舉行一次”,司馬景琰站出來說道。

     “王上,楚國曆來選材都是由各卿大夫在國内尋找俊才,依據德行和才能向楚國執政公卿推舉,不論是忠貞和才幹都有保證,如今學宮之中多數都是諸國士子,這些人德行不明,才能不知,如何用之?”,公卿之中執反對意見的人說道。

     “就是不知才能,所以才應該舉行考試,成績優劣自然可以作為評比的依據” “哼,縱然此人有管仲之才,若對楚國不能保證忠貞,如何敢委以重任”,豐城君站出來說道。

     “王上,豐城君說得不錯,我等公卿舉薦之人不論德行還是才幹都是經曆過時間考驗出來的,自然可以放心任用,諸卿也會心服,其他那些來曆不明之人,臣萬萬不敢認同”,有人出來附和道。

     朝堂之上争吵之聲不斷,但總體來說支持考試取仕的人不算多,在朝堂諸卿之中,隻有五分之一,其餘都是堅決反對的。

     “令尹,你有何話說”,熊章見自始至終都是沉默的令尹子西,心中雖有不忍,但還是出言問道。

     聽到楚王熊章的話,令尹這才睜開雙眼,挺了挺已經佝偻的身軀,沉聲道:“王上,諸卿舉薦的人才有限,而今學宮的學子正好可以彌補楚國人才不足,至于這些人的忠貞問題,臣願以令尹之位作保,一旦這些人有背叛楚國之舉,臣願意辭去令尹之位”。

     “你們以為如何?”,熊章目光掃向朝堂之上的諸卿。

     “臣還是認為不妥,令尹的作保不值得我等堵上楚國的前程”,豐城君說道。

     “不錯,楚國數百年來,一直都是靠推舉制來選拔人才,一直頗有成效,如今為何要改變,學宮的士子若是願意想在楚國出仕,我等願意将這些人收為門客,若真有德才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