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大军来犯
關燈
小
中
大
而身在大理城中的高泰景,聽聞高泰明親率大軍兵臨城下,趕忙傳召一衆心腹謀士前來商議應對之策。
他的那些個心腹,大都是阿谀谄媚之輩,隻知弄權,不知維護高家朝廷。
他們圍坐一堂,七嘴八舌地議論道:“啟禀二殿下,眼下萬不可讓城外大軍入城!不妨先派遣使者出城,僅将高泰明一人宣入城中即可。
待到他入城之後,咱們便可将其扣押于城内,逼迫他交出軍權。
如此一來,整個大理便會落入二殿下您的掌控之中!” 高泰景聽了之後,不住地點頭贊道:“此計甚妙!此計甚妙啊!” 高泰景便假借自己父皇高升泰的名義寫下了一道聖旨。
緊接着,他喚來了一名心腹太監。
将裝着聖旨的錦盒鄭重其事地交到那太監手中,并低聲囑咐道:“這道聖旨關系重大,務必親手交給高泰明将軍,不得有絲毫差錯!” 那太監恭敬地接過錦盒,騎上快馬,出了城門,很快便抵達了城外軍營之中。
高泰明在帳中接過诏書一看,不禁大疑,心中暗自思忖道:“父親此時突然宣我入城,還明令隻許我孤身前往,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想到此處,高泰明不敢怠慢,連忙召集軍中諸将前來商議。
一名副将當即抱拳說道:“大殿下,依末将看來,此次宣召定是二殿下高泰景的陰謀詭計!他之所以要您獨自入城,無非就是想将您扣押,逼迫您交出手中兵權!此行兇險異常,萬萬去不得呀!” 高泰景氣憤填膺地說道:“我弟高泰景控制皇宮,做盡荒唐事,如今竟又想來害我!” 他與幾名副将商議道:“咱們可宣稱自己擊退了段譽的兵馬,凱旋歸來。
就讓我弟弟高泰景先出城來營裡勞軍,趁機把他扣押在軍營,我方可進城。
” 高泰景立刻揮筆寫了一封書信,吩咐那太監務必将之交于高泰景手中。
待那太監返回了大理城之中,高泰景拆開書信一看,頓時怒發沖冠,破口大罵道:“好個高泰明,竟然想要讓我先出城,他才肯入城?真是豈有此理!” 此時,一旁的心腹見狀,趕忙湊上前去,說道:“二殿下息怒,依屬下之見,高泰明放走段譽一事本就蹊跷,如今更是公然違抗聖旨。
種種迹象表明,他早已有了謀反之心!二殿下您千萬不能坐以待斃。
” 于是,高泰景假借高升泰之名,向全國各地的軍馬下達了緊急命令,要求他們迅速趕赴大理城,一同征讨高泰明。
與此同時,高泰明也不甘示弱,命自己的部下向各地發布通告。
通告中闡述了高泰景劫持高升泰、掌控大理朝政大權、擾亂宮廷以及放縱淫穢等一系列罪行。
他懇請各地出兵前來勤王。
一時間,大理境内局勢混亂不堪。
大理城外集結了大量兵馬,有的支持高升泰;有的支持高泰明;還有的想要趁亂舉事,推翻高家以自立。
大戰一觸即發。
而另一邊,段譽和慕容複等人已率領部隊返回了會川和建昌兩地。
他們深知當前形勢嚴峻,急忙派人前去打探吐蕃和西夏的動靜。
不久之後,有探子回報道:“西夏和吐蕃兩國已集結了十二萬大軍,由西夏征東大将軍赫連鐵樹親自統率,正朝着建昌殺奔而來。
按照目前的行軍速度,不出數日便能抵達!” 段譽得知這一驚天消息後,急忙派人将慕容複、虛竹朱丹臣、華赫艮等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議應對之策。
段譽面色凝重地開口說道:“諸位,此次情況危急萬分,西夏與吐蕃竟糾集了十二萬兵馬,而我方能夠調動的人馬卻不足三萬。
敵我雙方兵力懸殊,若正面
他的那些個心腹,大都是阿谀谄媚之輩,隻知弄權,不知維護高家朝廷。
他們圍坐一堂,七嘴八舌地議論道:“啟禀二殿下,眼下萬不可讓城外大軍入城!不妨先派遣使者出城,僅将高泰明一人宣入城中即可。
待到他入城之後,咱們便可将其扣押于城内,逼迫他交出軍權。
如此一來,整個大理便會落入二殿下您的掌控之中!” 高泰景聽了之後,不住地點頭贊道:“此計甚妙!此計甚妙啊!” 高泰景便假借自己父皇高升泰的名義寫下了一道聖旨。
緊接着,他喚來了一名心腹太監。
将裝着聖旨的錦盒鄭重其事地交到那太監手中,并低聲囑咐道:“這道聖旨關系重大,務必親手交給高泰明将軍,不得有絲毫差錯!” 那太監恭敬地接過錦盒,騎上快馬,出了城門,很快便抵達了城外軍營之中。
高泰明在帳中接過诏書一看,不禁大疑,心中暗自思忖道:“父親此時突然宣我入城,還明令隻許我孤身前往,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想到此處,高泰明不敢怠慢,連忙召集軍中諸将前來商議。
一名副将當即抱拳說道:“大殿下,依末将看來,此次宣召定是二殿下高泰景的陰謀詭計!他之所以要您獨自入城,無非就是想将您扣押,逼迫您交出手中兵權!此行兇險異常,萬萬去不得呀!” 高泰景氣憤填膺地說道:“我弟高泰景控制皇宮,做盡荒唐事,如今竟又想來害我!” 他與幾名副将商議道:“咱們可宣稱自己擊退了段譽的兵馬,凱旋歸來。
就讓我弟弟高泰景先出城來營裡勞軍,趁機把他扣押在軍營,我方可進城。
” 高泰景立刻揮筆寫了一封書信,吩咐那太監務必将之交于高泰景手中。
待那太監返回了大理城之中,高泰景拆開書信一看,頓時怒發沖冠,破口大罵道:“好個高泰明,竟然想要讓我先出城,他才肯入城?真是豈有此理!” 此時,一旁的心腹見狀,趕忙湊上前去,說道:“二殿下息怒,依屬下之見,高泰明放走段譽一事本就蹊跷,如今更是公然違抗聖旨。
種種迹象表明,他早已有了謀反之心!二殿下您千萬不能坐以待斃。
” 于是,高泰景假借高升泰之名,向全國各地的軍馬下達了緊急命令,要求他們迅速趕赴大理城,一同征讨高泰明。
與此同時,高泰明也不甘示弱,命自己的部下向各地發布通告。
通告中闡述了高泰景劫持高升泰、掌控大理朝政大權、擾亂宮廷以及放縱淫穢等一系列罪行。
他懇請各地出兵前來勤王。
一時間,大理境内局勢混亂不堪。
大理城外集結了大量兵馬,有的支持高升泰;有的支持高泰明;還有的想要趁亂舉事,推翻高家以自立。
大戰一觸即發。
而另一邊,段譽和慕容複等人已率領部隊返回了會川和建昌兩地。
他們深知當前形勢嚴峻,急忙派人前去打探吐蕃和西夏的動靜。
不久之後,有探子回報道:“西夏和吐蕃兩國已集結了十二萬大軍,由西夏征東大将軍赫連鐵樹親自統率,正朝着建昌殺奔而來。
按照目前的行軍速度,不出數日便能抵達!” 段譽得知這一驚天消息後,急忙派人将慕容複、虛竹朱丹臣、華赫艮等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議應對之策。
段譽面色凝重地開口說道:“諸位,此次情況危急萬分,西夏與吐蕃竟糾集了十二萬兵馬,而我方能夠調動的人馬卻不足三萬。
敵我雙方兵力懸殊,若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