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王昭君的佳话

關燈
    卓依然講到這裡,張其金接過話來說道:“昭君出塞後,結束了匈奴與漢朝的百年對抗,北方邊境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幹戈之役’的景象。

    王昭君的子孫後代也為匈奴與漢朝的友好關系作出了極大貢獻;并且‘昭君出塞’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與技術,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融合。

    ” “你說得沒錯,王昭君和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曆史的好評。

    元代詩人趙介就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于漢朝名将霍去病。

    ”卓依然說道。

     “哪你也認為昭君的故事已經成為中國曆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那你就同意女機器人就叫王昭君吧!”張其金說道。

     “既然你已經給女機器人取名叫王昭君,哪男機器人你想給他取什麼樣的名字呢?”卓依然問道。

     “我現在還不知道給他取個什麼名字才好。

    ”張其金說。

     “你既然給女的取名叫王昭君,哪男機器人就叫呼韓邪大單于吧!”卓依然說。

     “呼韓邪大單于?”張其金的心不由得有一種苦澀感湧上心頭,随之臉上感到有些發熱的感覺。

     張其金知道,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漢元帝之命出塞和親,嫁給南匈奴的呼韓邪大單于。

     那時,王昭君年方十九,風華絕代,的确是人間少有的美女,但呼韓邪單于卻已進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沒有文學藝術作品中的風采。

     兩年之後,即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就抛下王昭君和年幼的孩子撒手人寰。

     按照匈奴的祖制,王昭君又嫁給了呼韓邪的長子,新即位的複株累大單于。

     結婚後,倆人的感情倒是不錯,生育了兩個女兒。

     但王昭君的悲劇并未到此為止,十一年後,第二個丈夫也先她而去了,她又被命嫁給新單于,複株累的長子,也就是呼韓邪的孫子。

     到此時,王昭君終于承受不住,徹底崩潰了,她最後選擇了服毒自盡。

    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隕,命斷異鄉,空留下一方青冢在陰山腳下、大漠深處遙望着南方的故國。

     張其金為卓依然給他取這個名字感到有些興奮,但同時也覺得取這樣的名字對卓依然不太尊重,在無形中會對他的生活和人生産生影響。

     在張其金看來,這種影響主要是來自于“願力”的影響,而一個人所具有的能量,就是通過願力來産生的。

     由于衆生和合的因緣以及自己往昔所發的願力故,在一個人的德行中,他的人生命運中就會受到各種名和物的影響。

     但為了提升一個人的德行,最為人熟知的便是“願”和“行”。

     願,是内心深處所發出的願望和決心。

     行,就是按照自己的發心,朝着願望所要追求的目标,努力地去實踐。

     但對于此二者,如果沒有偉大而正确的願望,行動就會失去指導,就會迷失方向。

    如果沒有刻苦踏實的具體行動,願就會成為空談。

    所以願與行猶如鳥的雙翅,車的兩輪,缺一不可。

     而願力就是靠願和行來産生強大的力,而力在宇宙之中,卻擁有着力的法則。

     力的法則是極強大的,他又控制着能量法則。

     那什麼是能量呢?能量即是物質,物質即是能量,二者之間可以互相轉化。

    人體是物質也是能量,而人的情緒是身體對思想的反應,也是能量的體現。

     對于這個觀點,張其金根本不用去懷疑,因為它早已經被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證明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能量,相同能量的人會不知不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能量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氣場。

     能量是從内心深處發射出來的,叫做心念,或者念力,而這種心念就是願力。

     願力會慢慢影響一個人的面貌,行為舉止,接着是生活。

     而我們的生活又是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