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胜归朝【求订阅】
關燈
小
中
大
下午,平原上,出現了一支軍隊。
他們甲備精良,金戈鐵馬。
大地在這支隊伍的馬蹄下,似乎都在震顫。
他們是戰後南歸的曹軍。
隊伍裡偵騎四出,并未因為大戰後稍有放松。
這已經是他們離開東鮮卑王部的第三天,初步恢複了戰時的疲勞。
隊列馳騁中,陣型變化。
曹操在衆将簇擁下,勒馬徐行。
“此戰後,東鮮卑殘部的災難,才剛開始。
” 衆将在讨論戰後的局勢。
“東鮮卑所在的這片平原,水草豐盛。
他們被我們打殘了,後續,周邊部落的傾軋,争奪,會把他們推入最後的困境。
” 趙雲:“魏王,我們有沒有可能占據這片土地?” 武将以開疆拓土為最高榮譽。
東鮮卑所在的這片地域,後世本也該是華夏的國境範圍。
漢時的幽州,是一個狹長的東西地形帶。
需要大幅度往北擴,才是後世的華夏國境線,也就是東三省的區域。
對這塊土地産生野心,是對的,原就是我們的地方。
曹操道:“讓周邊部落先較量,拼個你死我活。
機會合适了,當然可以北擴。
” “魏王,我們現階段,有沒有去打中鮮卑和西部鮮卑的機會。
”張遼問。
打東鮮卑的勝利,讓衆将野心膨脹。
這時候其實應該潑一潑冷水,才是用人之道,避免驕兵冒進,輕敵犯錯。
曹操:“和北部遊牧民族的較量,是個大問題。
” “曆朝曆代,北線都是重中之重,隻武帝時期,做到了擊敵于外。
” “匈奴人在武帝時期,由盛轉衰,終被鮮卑所替代。
” “想和鮮卑分出最終勝負,戰争隻是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他們内部的矛盾,乃至周邊部落的形勢,要一步步來。
” 曹操酷愛讀書,對曆朝曆代的形勢,了如指掌。
而許多事,曆史已給出過答案。
這時的曹軍隊列後方,情景蔚為壯觀! 曹操的回馬槍用出來,東鮮卑餘部被擊潰,也就不可能再反撲追襲曹軍。
所以戰後撤走的時候,曹軍放心大膽的帶走了諸多戰利品。
後邊牛羊成群,鮮卑多個部落的帳幕大頂,都被拔了。
還有鮮卑多年劫掠漢土的一些寶物,亦被曹軍奪了回來。
趙雲是個虛心上進的好青年,求教道: “魏王,雲想向您請教兵事。
” “漢書上将我兵家歸類為四脈,魏王用兵,當是兵權謀一脈的代表了。
” 張遼也說:“這幾年,大小數十戰,魏王您從未敗過。
臨戰用兵,每每能破敵之弱,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勝利。
遼也想求教魏王,以增兵事。
” 曹操正是曆史上的兵權謀代表人物之一。
善用詭謀,陰陽權變,這是性格使然。
“孫子在兵書上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說的就是戰争密切關系到軍民的生死與國家的存亡。
” “一旦戰争輸了,就會輸掉所有,再沒有退路。
” 曹操沉吟着說:“戰争用兵,個人理解是不一樣的,很難一闆一眼的去傳授。
” “比如文遠,子龍,你二人天生銳勇,性子也正,當用正兵,追求輕疾勁快。
發揮自身所長,則逢戰皆勝。
” “兵家四脈中,你二人都是兵形勢一脈,楚霸王,霍骠騎,是其中代表。
” 衆将都豎着耳朵,虛心聽曹操所說。
曹操用兵的能力,經過一次次實戰,早讓衆将佩服的五體投地。
與東鮮卑接戰不過兩年,數次大戰,次次打的兇狠無比,又以殲敵為目的,生生把東鮮卑打癱了。
這一次奔襲,取得的戰果,幾乎複刻了武帝一朝的過程。
當時武帝啟用衛青,霍去病,也是用四次大戰,将匈奴從山巅打到了山腳,從此攻守易形。
“行軍打仗,總結起來,其實隻有一句話,便是以自己的長處,去打敵人的短處。
” 曹操道:“若還沒發現敵人的弱點,就去找,然後盯着弱點打。
” “比如我們對鮮卑,比騎術,靈活聚散,來去如風的迅疾性,我們都不如人家,這是要承認的。
” “那就不要和他們打輕騎,打變化。
” “和他們比裝備,比軍陣操訓的嚴謹。
比如重騎,比如弓弩,都是鮮卑不具備的,發揚自己的長處,破敵之弱,就是獲勝的手段。
戰術,戰略也一樣。
” “東鮮卑沒想到我們會殺過來,而我們來了,他們全無準備,自然高下立判。
” 曹操說了幾句,衆将若有所思。
這時,斥候傳報: “魏王,打西邊來了一支隊伍,數量和我軍差不多。
他們正在快速逼近,看起來頗為精銳!” “對方距我們還有五裡左右。
” 衆将皆是怔了怔。
這裡已逐漸靠近遼西郡,哪來的一支萬人隊,往他們沖擊接近。
曹操念頭微動,轉眼便猜出對方身份。
他掃了眼周圍的地勢。
隊伍左側,是一片矮
他們甲備精良,金戈鐵馬。
大地在這支隊伍的馬蹄下,似乎都在震顫。
他們是戰後南歸的曹軍。
隊伍裡偵騎四出,并未因為大戰後稍有放松。
這已經是他們離開東鮮卑王部的第三天,初步恢複了戰時的疲勞。
隊列馳騁中,陣型變化。
曹操在衆将簇擁下,勒馬徐行。
“此戰後,東鮮卑殘部的災難,才剛開始。
” 衆将在讨論戰後的局勢。
“東鮮卑所在的這片平原,水草豐盛。
他們被我們打殘了,後續,周邊部落的傾軋,争奪,會把他們推入最後的困境。
” 趙雲:“魏王,我們有沒有可能占據這片土地?” 武将以開疆拓土為最高榮譽。
東鮮卑所在的這片地域,後世本也該是華夏的國境範圍。
漢時的幽州,是一個狹長的東西地形帶。
需要大幅度往北擴,才是後世的華夏國境線,也就是東三省的區域。
對這塊土地産生野心,是對的,原就是我們的地方。
曹操道:“讓周邊部落先較量,拼個你死我活。
機會合适了,當然可以北擴。
” “魏王,我們現階段,有沒有去打中鮮卑和西部鮮卑的機會。
”張遼問。
打東鮮卑的勝利,讓衆将野心膨脹。
這時候其實應該潑一潑冷水,才是用人之道,避免驕兵冒進,輕敵犯錯。
曹操:“和北部遊牧民族的較量,是個大問題。
” “曆朝曆代,北線都是重中之重,隻武帝時期,做到了擊敵于外。
” “匈奴人在武帝時期,由盛轉衰,終被鮮卑所替代。
” “想和鮮卑分出最終勝負,戰争隻是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他們内部的矛盾,乃至周邊部落的形勢,要一步步來。
” 曹操酷愛讀書,對曆朝曆代的形勢,了如指掌。
而許多事,曆史已給出過答案。
這時的曹軍隊列後方,情景蔚為壯觀! 曹操的回馬槍用出來,東鮮卑餘部被擊潰,也就不可能再反撲追襲曹軍。
所以戰後撤走的時候,曹軍放心大膽的帶走了諸多戰利品。
後邊牛羊成群,鮮卑多個部落的帳幕大頂,都被拔了。
還有鮮卑多年劫掠漢土的一些寶物,亦被曹軍奪了回來。
趙雲是個虛心上進的好青年,求教道: “魏王,雲想向您請教兵事。
” “漢書上将我兵家歸類為四脈,魏王用兵,當是兵權謀一脈的代表了。
” 張遼也說:“這幾年,大小數十戰,魏王您從未敗過。
臨戰用兵,每每能破敵之弱,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勝利。
遼也想求教魏王,以增兵事。
” 曹操正是曆史上的兵權謀代表人物之一。
善用詭謀,陰陽權變,這是性格使然。
“孫子在兵書上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說的就是戰争密切關系到軍民的生死與國家的存亡。
” “一旦戰争輸了,就會輸掉所有,再沒有退路。
” 曹操沉吟着說:“戰争用兵,個人理解是不一樣的,很難一闆一眼的去傳授。
” “比如文遠,子龍,你二人天生銳勇,性子也正,當用正兵,追求輕疾勁快。
發揮自身所長,則逢戰皆勝。
” “兵家四脈中,你二人都是兵形勢一脈,楚霸王,霍骠騎,是其中代表。
” 衆将都豎着耳朵,虛心聽曹操所說。
曹操用兵的能力,經過一次次實戰,早讓衆将佩服的五體投地。
與東鮮卑接戰不過兩年,數次大戰,次次打的兇狠無比,又以殲敵為目的,生生把東鮮卑打癱了。
這一次奔襲,取得的戰果,幾乎複刻了武帝一朝的過程。
當時武帝啟用衛青,霍去病,也是用四次大戰,将匈奴從山巅打到了山腳,從此攻守易形。
“行軍打仗,總結起來,其實隻有一句話,便是以自己的長處,去打敵人的短處。
” 曹操道:“若還沒發現敵人的弱點,就去找,然後盯着弱點打。
” “比如我們對鮮卑,比騎術,靈活聚散,來去如風的迅疾性,我們都不如人家,這是要承認的。
” “那就不要和他們打輕騎,打變化。
” “和他們比裝備,比軍陣操訓的嚴謹。
比如重騎,比如弓弩,都是鮮卑不具備的,發揚自己的長處,破敵之弱,就是獲勝的手段。
戰術,戰略也一樣。
” “東鮮卑沒想到我們會殺過來,而我們來了,他們全無準備,自然高下立判。
” 曹操說了幾句,衆将若有所思。
這時,斥候傳報: “魏王,打西邊來了一支隊伍,數量和我軍差不多。
他們正在快速逼近,看起來頗為精銳!” “對方距我們還有五裡左右。
” 衆将皆是怔了怔。
這裡已逐漸靠近遼西郡,哪來的一支萬人隊,往他們沖擊接近。
曹操念頭微動,轉眼便猜出對方身份。
他掃了眼周圍的地勢。
隊伍左側,是一片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