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绝影,宣军功【求订阅】

關燈
    “時天下紛纭,有曹氏子,名操,字孟德,乃乘群雄大亂之秋,集衆用武。

    ” “承皇天後土之眷,六年以定九州,祈請天知,地知,人知。

    ” 鄭玄拿出聖人級的神棍水準,禀告天地,然後開始天氣預報: “既天地人皆知,當天起祥瑞,破定無災,佑天下糧豐,民有耕作以安居,四時順遂…” 他這次幫曹操吹的很賣力氣。

     說曹操六年定九州,天地皆見,當有祥瑞降世。

     此後九州無大災,民衆豐衣足食。

     這段祭告天地的說辭,隐含的意思,是推崇指出曹操得到天運庇佑,為他即将到來的稱王鋪路。

     鄭玄話罷,伸手一指,融合手中聖人簡卷,乃至身旁張仲景,華佗的氣機。

     天空上雲層翻湧,如江傾河洩。

     這雲層像是攜帶着天地祥瑞,從天上垂落到地面。

     一時間,以曹府為中心,邺城仿佛被雲層鋪蓋,飄逸如仙。

     城内有民衆發現異狀,驚喜交加,議論紛紛。

     鄭玄探手取出一面巴掌大,墨綠色的小巧龜甲,從手裡的聖人手卷中一引,以聖人氣息灌入龜甲。

     那龜甲上頓時浮現出一縷縷卦紋。

     鄭玄将龜甲遞給曹操: “請魏王起一靈卦。

    ” 儒家六經之一便是《易》,有對應的蔔卦手段,可測諸事,合天地氣運。

     但凡大型的禮儀祭祀,祭告天地,封禅等等,多數都是飽學大儒來主持。

     起卦更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鄭玄遞上龜甲,以起卦,是在求問上蒼,曹操什麼時候稱王最合适。

     卦象所顯,便是老天爺給的吉日。

     曹操接過龜甲,低頭看了眼。

     小巧精緻的龜甲上,諸般卦象流轉。

     普通的龜甲卦,是後天蔔卦,需用銀錢,塞到龜殼裡搖晃,形成天地混沌數,而後倒出來成卦。

     眼前這個是先天卦數,很簡單,誰起卦,誰将龜甲扔出去,就有對應卦象出現。

     周邊一衆文武,皆是屏息而視。

     “起出來的卦,日子若應在數年後,才能稱王,該如何?”曹操以密語術傳聲詢問鄭玄。

     事前鄭玄曾跟他簡單溝通過,但沒提及細節。

     鄭玄也以密語術回應: “魏王盡管起卦,必能得良卦,我剛才求問諸天,雲氣垂落乃瑞兆,足見魏王運數之厚。

    ” 又道:“萬一出錯,魏王也不需擔心。

    全看我怎麼說,若日子不對,我也能給它說對了,且保證聽起來毫無差錯。

    ” 曹操莞爾。

     這老儒生,一本正經的作弊! 他把手裡的龜殼一扔,龜殼在天空滾了三圈,對應陰、陽、人和。

     落地後,龜背朝上。

     其背部甲殼上祭刻的諸多卦象中,有一個卦紋,閃爍出微光。

     鄭玄一看,當即稱善: “此為陽卦,用六進九之象,得之大吉!” “九月三日,九月六日,九月九日,皆應卦象。

    可稱王以告天下,行祭祀禮。

    ” 鄭玄話罷,給曹操傳聲: “稱王禮,需傳告幾位重要之人來觀禮,要時間等候,定在九月。

    魏王覺得可倉促否?” 與此同時,天空上雲層交錯,竟變化出剛才所得卦象,懸在空中。

     邺城民衆,連見異象,已經沸騰起來。

     鄭玄卻是見到,曹操拿起那個先天靈卦的龜甲,又往地上一扔。

     鄭玄愣了下,居然多扔了一次。

     這次是另一個卦象浮現,鄭玄忙道: “卦象應合天數,若用六進九過于急切,九月三十日,亦可應九,與前卦相合,同為吉日。

    ” 曹操又拿起龜甲,往地上一扔。

     “十月是圓滿之月,用十,亦為大吉佳數!” 這一次,鄭玄一邊解釋,一邊搶先上前,将地上的龜殼撿起來,揣到了袖子裡。

     他差點伸手抹了把額頭的冷汗。

     曹操要再扔,他就有些接不住了。

     連起三卦。

     這先天易數,要用儒家修行,交感天地才行,日起三卦是極限。

     曹操要再扔,鄭玄就要當衆翻車。

     “魏王為何連扔三次?”鄭玄低聲問。

     曹操:“籌備封王期間,我有些事要處理,包括去北部戍邊,封賞衆軍。

    多得幾個日子,若錯過了有個補救。

    ” 之後數日,曹操會見衆人,處理諸事。

     然後與妻妾兒女,短暫告别,啟程往北,親自去巡邊。

     籌備稱王的事情,已全面展開,邺城輕騎四出,傳告各方。

     邺城的一棟小院。

     杜夫人仰着頸子,從窗口探頭,看見一隻木鸢,從空中飛來。

     她這段時間,常能收到那個‘飛賊’,用木鸢送來的信。

     當她把信拿下來,木鸢會自行飛走。

     木鸢偶爾還會給她帶些東西。

     比如一顆藍色的蚌殼,信簡上說取自東海。

     蚌殼不大,背上盤繞的螺紋,卻多達二十一圈,說明它有二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