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经略天下,大目标【求票】

關燈
    書房裡的幾人,個個多謀善策。

     賈诩隻提了句袁紹的兒子,幾人沉吟片刻,就大緻猜到了其中的意思。

     袁紹的兒子有三個,袁譚,袁熙,袁尚。

     在固有曆史當中,袁紹死前,沒有明确誰來繼承他的位置。

     所以他一死,袁氏兄弟阋牆,相互争權,數年後才相繼兵敗,為人所殺。

     但袁紹雖然沒明确的指定繼承人。

     可曆史上他将大兒子袁譚,過繼給了已故兄長袁基。

     兩人在人前背後,都以叔侄相稱。

     次子袁熙外放幽州。

     唯獨幼子袁尚,面容俊逸,據說最像袁紹年輕的時候,被他留在身邊跟随。

     袁紹的意思,其實已經很明顯。

     他屬意幼子袁尚。

     而袁尚也沒辜負袁紹的看重。

     三個兒子中,以他最有謀略膽識。

     史上的袁尚,在袁紹死後,一度聯系涼州兵馬,共抗曹操。

     連曹操也差點被他算計。

     其彙聚袁紹殘留的力量,在冀州抵禦了曹操數年。

     當下,袁紹新敗。

     袁家培養的死士,諜子,散布各地。

     一些舊臣,士族,或明或暗,都分散在冀州,幽州,并州,青州。

     單是并州,袁氏舊部發現正面打不過趙雲,便分散蟄伏到地方郡縣,占山為王,成為流寇,亦或由明轉暗,甚至表面投效到曹操這邊,暗中蠢蠢欲動的人,不勝枚舉。

     若想把這些反曹力量,清除幹淨,常規的方法,至少要數年之功。

     如何把這些人聚集起來,一網打盡? 賈诩的意思是利用袁紹剩下的兩個兒子。

     其次子袁熙,被烏桓人接應走了。

     幼子袁尚,則就在曹操手裡,年近弱冠,此前已随同袁紹打理政事。

     把他放出去,招攬聚集其父舊部,就給了曹營一并除之的機會。

     袁尚不是庸才,反而堪用。

     如果再加上一些暗中的推動,比如讓袁尚按曆史軌迹,去聯系涼州的馬騰,韓遂,尋求合作。

     曹操就能一起攻略涼州。

     這也是下階段曹營的發展方向。

     此計非常适用于當下,一舉多得。

     曹操本就有這個打算。

     他當初擒下袁尚不還,就考慮過今天的狀況。

     至于會不會放虎歸山,把袁尚放走,養出大患。

     那是不可能的,如今曹操掌握的權柄,麾下文武的謀算戰力,絕非袁尚所能撼動。

     他出去,再蹦跶也隻能是個棋子。

     袁尚正好可以繼承袁隗的位置,成為曹營的首席‘輔助’。

     曹操等人稍作商議,迅速完善了放袁尚出去,聚攏袁氏舊部的計劃。

     郭嘉在一邊暗道可惜。

     這确是收拾袁氏舊部,最快砍掉其殘餘力量的辦法。

     他本來也想到了這一計策,讓賈诩說了。

     “既然決定這麼做,州牧當傳令給子龍,放緩在并州用兵。

    給袁尚留一塊地方,不然他很難找到落腳聚衆之處。

    ” 郭嘉補充說: “并州比鄰涼州,把他放到并州,方便和涼州聯系,與我們下一步掌控涼州,占領河西,相互配合。

    ” 曹操微微颔首。

     衆人接着進行下一件事。

     “孫策的弟弟孫仲謀,已經到了。

    ” “此外,各方皆有人來出使。

    送來許多賀禮,良馬,美婢亦不在少數。

    ” 郭嘉笑道:“涼州馬騰,韓遂,送來幾個極西之地的異族少女,與我漢人女子頗有些差異。

    大眼睛,還白。

    ” 這番話,帶着郭嘉獨有的放蕩不羁。

     要說曹操的知己,還得是奉孝。

     “良馬有多少,列個單子。

    稍後論功行賞,給大夥吧,我就不要了。

    ” 曹操瞅瞅郭嘉:“奉孝都專門提了,記一下,異族女子,趕緊分給奉孝幾個……等等,他身子虛,還是算了,别給他了,分别的吧。

    ” 郭嘉臉上剛現出喜色,轉眼愣住。

     他探手取出随身的小藥壺,下意識的抿了一口。

     現場治病,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賈诩道:“我們已查清楚,皇帝在我們和冀州交鋒前,寫過一封密诏。

    所以孔融等人,會幫助劉備傳遞消息。

    ” 議事的都是心腹,曹操并未掩飾情緒,眉宇間溢出一縷殺氣: “皇帝可是以為我不敢殺他……” 曹操話音未落,看見一旁的荀彧臉色微變,想說話。

     曹操知道荀彧跟着他造反,已是相當為難他。

     不直接傷害皇帝,是荀彧的底線。

     曹操放緩了口氣道:“文若你别急,不殺了啊。

    等形勢再穩定穩定,攻下涼州,我們找機會把皇帝送到别家去。

    ” 荀彧明顯松了口氣,想說的話又咽了回去。

     “荊州劉表那邊,專門派人來,想請和罷戰。

    ” “他願意割讓城池,其他要求也可以談。

    ” 荀彧:“荊州的使者,就在邺城。

    ” 現在想着議和……曹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