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运筹帷幄【求订阅】

關燈
    夜色中,四野都是喊殺聲。

     “麹将軍,挖掘的運兵道被曹軍發現,李素等兵工,遭生擒。

    ” 麹義瞪着來通報的斥候,深吸了口氣。

     曹營有防備,地道又被發現,内外聯合破曹營的戰術無法展開。

     那眼前的戰事,就沒必要再打了,徒增消耗。

     麹義腦内念頭未完,第二個斥候靠近道: “——曹軍突襲我方官渡營地,郭監軍請将軍速回護營。

    ” 白天交戰,袁譚被重創時,麹義心裡一度湧起的失措感,再次浮現。

     他來襲營,顯然被曹軍反過來利用了,去襲冀州大營。

     麹義突然有一種在戰術上,被人支配的恐懼。

     “收兵,全員回防!” 袁軍撤走,而曹軍銜尾追擊。

     …… 高順身披重铠,戴上面甲,策馬出營,往冀州軍官渡大營逼去。

     身後八百标兵奔敵營。

     兖州大軍出寨,不僅步兵裝備精良,騎兵更是人馬全部披甲,土豪氣質彰顯無疑。

     某種意義上,整個天下的墓葬,都是曹營的倉庫。

     陷陣營加入兖州以後,一度就被兖州的富庶,裝備的精良程度所震驚! “中郎将,我看兖州的騎兵,至少有兩三萬衆,不管輕騎、重騎,全員披甲,包括馬。

     你瞅瞅咱這頭盔,再摸摸身上的戰甲,可有多厚實。

    穿着這身甲,打仗咱都不好意思往後躲,不然就覺得對不起身上的甲胄。

    ” 陷陣營的副将賈雄,低聲問高順:“可這些配甲,得是多大的花費,兖州咋這麼有錢呢?” 高順的中郎将職務,是當初呂布給封的。

     他投入曹營,曹操讓他繼承了中郎将的等級。

     高順搖頭,表示不知。

     “中郎将,快看。

    ” 賈雄的雙眼忽然瞪圓。

     高順手提長柄戰錘,轉頭看去。

     入目的情景,讓他也有一瞬間的呆愣。

     不遠處,一個人背着一座‘小山’,在發力奔跑。

     是典韋扛着一架高度近四丈,以巨木搭建,體積如房屋的巨型投石機。

     他人在投石機下邊,看着像是投石機長出兩條腿,跑的飛快,從陷陣營的隊伍旁邊,飛掠而過。

     投石機是攻城利器,尤其大型投石機。

     曹操決定攻冀州軍大營。

     典韋領命後,體内秘竅震動,兵鋒如火焰燃燒,猛然發力,把一台巨型投石機,舉起來就跑。

     許褚不甘示弱,也舉了一台,跟在典韋後邊。

     倆人一前一後的越過陷陣營。

     賈雄目瞪口呆: “這兩位是虎騎重軍的統領吧,這勇力也太駭人了!” “加快速度,人家扛着大型霹靂車,都比咱們快!” 高順輕夾馬腹,往前方沖去。

     官渡大營。

     曹操,郭嘉并肩而立。

     夜風吹來,衣袖獵獵。

     “今日過後,形勢就會分明很多。

    ”郭嘉說。

     曹操:“長沙,幽州,有消息嗎?” “有,正依州牧所命推進。

    ”曹操身後,憑空傳來賈诩的聲音。

     曹操的視線,移到另一個方向。

     鄭玄那名親傳弟子,在營地入口不遠處。

     他這幾日,一直在觀察曹營。

     ———— 袁紹在深夜驚醒,披衣出了大帳。

     來到兖州以後,他一直睡得不好。

     半夜醒來,從帳内走出,眺望延津以南的官渡方向。

     戰況如何了? 今天下午時,收到各方消息。

     荊州,淮南,都已出兵,還有另外一宗安排,即将顯現效果… 袁紹看了眼天色,兖州定會敗在他手裡。

     然而袁紹回頭,見到一名親兵臉色慌張,快步往他跑過來,心裡倏地一沉。

     親兵來通報的,是袁譚重傷垂死的消息。

     郭圖等人,以忙于救治為由,直到此刻,才敢将袁譚遭襲,報給袁紹。

     此外,曹軍連夜反攻官渡大營,到淩晨時分,袁軍在官渡的兵馬,死傷極重,軍營一度被攻破。

     若非麹義在,奮力死守,冀州的損失将更重。

     袁紹在官渡彙聚了近十五萬兵馬,這麼多部衆,還不至于因為曹軍一次攻營就大潰。

     但冀州軍,被兖州以少勝多,戰況不利是事實。

     強弩,挖地下運兵道,都不見效果。

     開戰後,顔良、文醜兩将,相繼被殺。

     接連不斷的戰訊,在袁紹心底掠過。

     三天後,他親自從延津往南,來到陽武督戰,和官渡大營近在咫尺,與曹操面面相對。

     袁紹在這個時間來陽武,讓冀州軍低落的士氣,稍有振奮。

     陽武縣内,許攸來找袁紹:“本初。

    ” “戰況不佳,你不如再想想我之前的計策。

    ” “我仔細計算過兖州的兵馬數量,他們分散在各州郡防守的人不敢動。

    在官渡,大概聚集了六到七萬精銳。

    ” “我反複盤算,昌邑必定是空虛的。

     奇襲昌邑,一旦成功,兖州的辎重,糧備調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