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长驱直入,势若雷震【求订阅】

關燈
    “州牧。

    ” 軍帳内,郭嘉,賈诩,荀攸神色嚴峻。

     他們幾個都知道,這一戰打的不止是呂布,甚至不是徐州。

     而是和四方博弈。

     在這個時間點開戰,各方絕不會坐視兖州吞掉徐州,繼續壯大。

     尤其是冀州! 南方的袁術,西側的荊州,包括涼州,河内的張揚,都有可能抓住機會,集中爆發。

     這就是兖州古來被稱為四戰之地的原因。

     但若拖下去不打徐州,等到和冀州開戰,會更危險。

     這是兖州必須打,且事關生死的一戰! 曹操低頭審視着行軍圖。

     “此戰怕是有些波瀾。

    ” 賈诩動用了謀士修行的一種術,推演成敗。

     在謀士,戰略家一脈的修行中,這種術法被稱為算無遺策,是少有人能掌握的謀術。

     一旦動用,謀士會進入一種狀态,思緒凝聚,運轉如飛,遠超平時的推演謀算能力。

     郭嘉臉色蒼白。

     他也動用了謀術的一種修行,預見成敗,鎖定變數。

     “我們破徐州的速度,是關鍵!” 如果兖州被戰局拖住,變數将不斷增多。

     打的時間越長,徘徊不定的各方,撲上來參戰的可能越大。

     冀州,邺城! “兖州對徐州宣戰,兵分兩路。

     兖州進入徐州的北路兵馬,往東推進,看樣子要将琅琊郡攔腰斬斷,把徐州北部和其他郡縣隔開。

    ” 田豐神色振奮,對袁紹彙報道。

     兖州和徐州開戰,冀州的機會就來了。

     田豐此前和沮授,聯袂給袁紹獻策,建議在兖州打徐州時,全力阻擊兖州。

     田豐、沮授首先提出,冀州應當出兵河内,救張揚。

     但這隻是表象,實則冀州軍西進後,會忽然掉頭往南,沖擊兖州本土,對兖州直接用兵。

     衆皆以為冀州打完幽州,消耗很大,應該避免直接參戰。

     但田豐,沮授的獻策,是傾盡全力,也不能放過眼前的機會。

     其次,冀州已派出使節去荊州,遊說劉表。

     劉表在荊州,帶甲十餘萬,力量強盛。

     如能荊州出兵,合攻兖州,将影響整個戰局。

     第三策,冀州還派了人手,去遊說涼州軍。

    讓他們反撲,至少要拖住張遼部,消耗兖州,讓其無力回援。

     以上三策,隻要有一策落實,便會對兖州造成莫大的打擊。

     此時,沮授與田豐,分别坐在袁紹兩側: “兖州多久能擊潰徐州,至關重要。

    ” “兖州軍是勁旅,兵馬強盛。

    呂布雖是骁将,但定然守不住徐州外圍。

     他最好的選擇是固守下邳,而下邳是古來堅城,隻要回縮防線,守上數月不成問題。

    ” 千年以來,攻城一直是最難打的戰争。

     動辄數月,甚至經年累月的圍困,亦不少見。

     “徐州糧備,資源,都彙聚在下邳,辎重充盈,以下邳之堅,兖州想快速破城,絕無可能。

    ” 田豐、沮授,袁紹,有着相同的判斷。

     隻要兖州無法快速攻克徐州,拖下去,則冀州的謀劃,就有了施展的時間,赢面很大。

     “時間稍長,兖州周邊便會有人入場參戰! 兖州窮于應對,則敗亡不遠矣!” 沮授面容消瘦,目光熠熠: “我與元皓(田豐)商議,除此前的三策外,仍有兩策可作補充,為我冀州謀勝!” “第一是遣使節去遊說劉備。

    ” “劉備?” “他在徐州被呂布壓制,看似不起眼,位置卻很重要。

     州牧隻需許諾劉備,戰後助其坐上一州之首的位置,必可打動他。

    ” “此外,我冀州節衣縮食,也要再出一路兵馬,以大将領軍,從正面取黃河南下,直擊兖州腹地!” 袁紹凝重道:“你是說,現在就和兖州全面開戰!” 沮授和田豐齊道:“是!” “兖州絕經不起與四方同時交鋒,這是最好的機會。

    ” “我冀州隻要做出渡黃河南下,正式對兖州用兵的迹象,便能讓劉表,袁公路都參與進來,圍獵兖州,豫州兩地。

    ” 袁紹沉吟良久,方道: “你們怕是不了解曹孟德,我卻打小就清楚他的秉性。

     他不會把全部力量,投入到一件事情上,而不遺餘力。

     你二人說從中間這一路南下攻兖州,若真如此,必遭到迎頭阻擊。

    ” “曹孟德定會留有餘力,護持兖州腹心。

    ” “伱等所說,其他建議可實施,唯獨中間這一路要慎重。

    ” “我大軍若動,稍有恢複的辎重儲備,将再次耗盡。

    打仗不能賭上全部,想一戰決勝負,太過急于求成。

    ” 然而沮授的計劃,恰恰中間這一路正兵最重要,忙道: “中路南下,能一戰定乾坤!” “兖州四野為敵,我們做出全面興兵的态勢,就能拉動各方入局,群起而攻,必可破兖州!” 沮授,田豐神色殷切。

     袁紹思索着沒吭聲。

     中間這一路動不動,他要考慮考慮。

     搏命一戰,堵上全部,不是他的風格。

     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