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曹操用兵,天下瞩目【求订阅】

關燈
    “我兖州東線以黃忠黃漢升為主将,太史慈,樂進為左右先鋒。

    東北,以夏侯淵統兵兩萬,防青州動蕩。

    ” “兖州西、南兩向,用于禁,夏侯惇領兵。

    徐州環視四方無應援之軍,孤立被圍,奈何?” “徐州牧次子,年長的嶽翁,竟也不辭辛勞,雙雙暗入我兖州行事……” 以上是曹操寫給徐州牧陶謙的信。

     來信是一種戰略。

     陶謙膽子不大,心事也重,不然不會憂曹病倒。

     但他在徐州經略數年,群衆基礎不錯。

     曹操汲取曆史的教訓,沒有對徐州酷厲用兵。

     來信給陶謙,有勸降用計的打算。

     陶謙看到信函,确是心頭沉重。

     曹操堵死了徐州所有可供經營,聯系的方向。

     舉目無援。

     且曹操還在信上,點出徐州幾處防務重地的虛實,也就是通過甘道人獲知的徐州防務。

     老嶽父和子嗣被抓,徐州布防虛實被曹操所知,這個後果讓陶謙心驚肉跳。

     要知道一州防務,并不是想調整就能調整的。

     兵馬換防,涉及到辎重,糧草的運輸配給。

     一次換防,至少要一兩個月時間。

     而在戰時調整布防,等于帶着辎重,給敵軍撲上來打你的機會。

     所以明知曹操掌握了徐州防務,陶謙卻沒辦法及時應對。

     他左思右想,沒有良策,憂心愈重。

     徐州軍士氣低下,戰場上自然加速敗退。

     到十一月末,黃忠率軍已占了徐州西北小半區域,戰局優勢相當明顯。

     另一側的張遼,出兵往長安接近,速度更快。

     眼下洛陽、長安所在的司隸州,是混戰态勢。

     張遼領兖州最精銳的一批老卒,以及最早從青州軍抽調的十萬兵馬中的部分,合共三萬人,進入司隸。

     以一萬輕騎為先鋒,突進疾行。

     長安禁軍和涼州軍混戰,導緻司隸外圍,幾乎沒有完整防線。

     連虎牢關這種兵家重地,也隻少部分兵馬駐守。

     張遼又打着勤王的名義,得知消息後,宮裡的皇帝一日數封急報,催張遼快行,沿途關隘相迎。

     虎牢開門迎張遼,遂被其命兵馬留守占據。

     他帶兵續行,來到洛陽。

     值得一提的是當世第一大城洛陽,原本的百萬人口,連年遷移,加上當初被董卓強行帶到長安一部分,又常被周邊各路兵馬襲掠,如今居民零散,破敗如孤城。

     洛陽以北,是河内太守張揚的地盤。

     而張揚所在區域往東,緊挨着黑山軍張燕。

     張燕投曹操後,得到兵馬糧備支持,鳥槍換炮,已不再是以前流民軍的乞丐裝。

     曹營把兖州淘汰下來的甲胄,兵器,給了張燕一部分,将其武裝起來。

     張燕如今也自诩‘兵強馬壯’。

     他武裝起一支近五萬人,人均有半甲,執矛的‘精銳’。

     當接到曹操命令,讓他協助張遼用兵,張燕樂壞了,勇于表現,把三萬兵馬往西推,威逼張揚部。

     張揚眼看着張遼的兵馬,輕松占據洛陽,而沒敢擅動。

     張遼西進,沒費什麼力氣,便控制了虎牢,洛陽。

     兵馬繼續前行。

     此時,兖州軍入關長安,天下人的視線皆被吸引過來,關注長安局勢! 涼州軍圍城,長安内外将領,各方争利,在長安厮殺已有一段時間。

     涼州軍已經占了長安的大半防務。

     但城内最核心的皇宮,始終沒被攻克。

     原因是涼州也分不同派系,李傕,郭汜,樊稠等大将,各立山頭,很難形成統一強大的戰鬥力。

     知道兖州軍逼近,涼州将領商議後派出一支部衆,迎擊張遼。

     長安以東百裡。

     晨光中,兩方斥候四出。

     來長安的兖州軍,因為前軍全是輕騎,靈活機動,便由張遼親自帶隊。

     離開洛陽三年,張遼已二十四歲,屢經戰陣,鋒芒鼎盛。

     他手握一杆神兵戟,倒拖在馬後,騎的是一匹叫灰影的神駿。

     曹操遍尋天下馬場,給張遼配的良駒。

     史上的張遼,正是和灰影一起名震天下,被譽為張八百。

     “州牧說,此戰不僅要勝,還要勝的夠漂亮,全面潰敵。

    ” 張遼輕夾馬腹,在朝陽下緩進。

    身後一萬精騎随行,氣勢漸盛。

     最好的将領,裝備,帶的是老卒勁旅,張遼有必勝的把握。

     “涼州兵近年惡行無數,屠戮婦孺,每人刀下都有普通百姓的人頭。

    我們從正面破敵,兩翼以刀陣絞殺敵衆,不留活口!” 麾下部将齊聲答應,戰意如虹! 張遼的視線盡頭,涼州軍已露出行迹,像一條黑線壓過來。

     涼州兵馬依然是勁旅。

     但他們這兩年背負天下罵名,内部動蕩,首領一波波的變更。

     用曹操的話說,就是他們缺乏凝聚力。

     這樣的軍隊,沒有死戰的意志和榮譽感。

     鐵蹄擂動,兩軍逐漸靠近! 兖州軍在張遼命令下,緩緩舉起手中槍矛。

     灰影忽然前竄,張遼越衆而出,身先士卒的處在隊列最前方。

     他身後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