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轰传天下,各方反应【求订阅】
關燈
小
中
大
入城後,曹操進入原兖州刺史府,現在的州牧府。
“劉刺史的家眷,已都歸複原籍。
”有随行官吏道。
這裡比之前的陳留太守府寬敞多了,内部的裝飾,布局,已能初步比拟當初洛陽的大宅。
單從面積上看,或許還要更大些。
前堂就是一州之首辦公的地方。
曹操沒休息,兖州戰事初定,如何善後等事,亟待處理。
他回來便與一衆官吏,開始商議。
紛亂的戰争和動蕩,使得天下萬物凋零。
而人才和大量的兵員,是最難得的兩樣東西。
八十萬降卒,讓所有知道消息的人都心頭悸動,敵者驚懼,友者欣喜。
在長安,袁隗最先收到消息,得知青州軍大潰歸降。
新建的尚書台,袁隗盯着前來傳訊的小吏:“擊潰青州軍,曹孟德自身損失如何?” “他先期采用收縮防線的戰略,兖州有多座城池受損。
但曹孟德的兵馬,沒什麼損失。
” “後來和青州軍交戰,他用分而擊之的手段,以騎兵削弱敵軍。
” “青州軍被遏制,最終被追擊,在濟水沿岸投降。
” “降兵真有八十萬之衆?” “我們在兖州的眼線說,遠遠望去,十幾裡都是跪伏的人群,多的無法計數。
青州軍中,隻渠帥管亥率數千親軍逃走,餘衆全部受降。
” “那些人聚在濟水沿岸,呼喊投降時,天上的雲層都被聲浪沖散,河面波瀾四起。
” “這幾日,青州軍各級将領,凡為惡多者,都被曹孟德下令斬殺。
” “送來的消息說濟水河,已被鮮血染紅。
” “而另外一些流民,則被登記在冊,得到赦免,獲贈土地,谷種,允許他們留在兖州耕作。
” “曹孟德是在震懾和安撫,殺伐和獎勵土地并用。
” 彙報的吏員說一句,袁隗的臉色,便陰沉一分。
曹操受降有七八十萬衆,讓袁隗有種眼前發黑的眩暈感。
當下人口最多的是豫州。
其南陽一郡之地就有兩百萬衆。
然而曹操這一次幾乎得了南陽半數人口,其中青壯比例還要更高。
袁隗當初支持曹操離開洛陽時,絕沒想到短短一年,曹操會從執掌陳留郡,完成到掌握兖州的跨越。
和袁隗一樣,收到消息的還有董卓。
董卓更胖了,體型肥碩,如一座肉山。
他遷居長安後,從周邊郡縣征召大量人口,充實長安。
而長安城的修繕,一直在完善當中,到此刻也隻是初具規模。
董卓還發動了龐大的人力,物力,建造出一座城牆般高聳的碉堡,後世稱之為郿塢。
這座碉堡,高度和城牆的寬度相等,都是七丈,内外戒備森嚴。
董卓在其中囤積大量糧食。
這是他給自己建的退路,也叫萬歲塢。
他對自己的親族說:“若形勢有利,我就出去稱霸天下,若不成功,我就躲回郿塢,不信有人能攻破這座塢堡。
” 董卓在郿塢建成後,以其為府邸,多數時間都待在堡壘内,不出去。
不得不外出時,他會披上重甲,走到哪,都帶着鐵甲衛,寸步不離。
董卓也在關注天下的形勢。
群雄紛起,各方都在徐圖發展,近乎自立。
當他收到曹操擊潰青州軍,掌握兖州的消息,亦是愣了半晌。
“掌兖州,得了八十萬降卒…” 半年前,曹操還要聯合孫堅,來對付他董卓。
現在,曹操收降八十萬流民,實力會膨脹到什麼程度? 董卓震驚的同時,還生出一絲他自己不願承認的寒意。
同樣在長安,呂布也收到消息。
他在董卓麾下任中郎将,權力比半年前,沒有增長,反而有所衰退。
來到長安後,董卓的親族也全都來了。
董氏一族的人,事事争功,聯合排擠呂布和他麾下的并州軍,視他們為外來者。
而董卓惡行無數,殺人太多,對周邊的人也是越來越猜忌,誰都不信任。
前幾日董卓睡醒,正好呂布去觐見。
當時呂布剛幫董卓征剿了一批反對他的人,身上殺氣未散。
董卓見了,抓起一件東西便往呂布砸來,說呂布滿身殺氣,有害他之意。
雖然後來董卓說自己是睡意初醒,認錯了人。
兩人的關系表面恢複,但呂布心裡很不自在。
他當初願跟随董卓,叛殺丁原,有個内在原因,很少人知道。
就是董卓無子,之前勸降呂布時,便透露願意接納他為義子。
當初在崇德殿,呂布改口稱義父,就是董卓在實現承諾。
董卓無子,認呂布為子,其中含義,不言可知。
某種意義上,呂布是想繼承董卓的涼州軍政治遺産。
董卓勸他殺丁原時,也露出類似的意思,認他為義子則是一種承諾的兌現。
但來到長安,呂布被董氏族人,聯手排擠。
董卓對他和并州軍的倚重,遠不如在洛陽時。
當初的期盼,已成為奢望。
現在又聽到曹操執掌一州,成為州牧,這種鮮明的對比反差,讓呂布心如刀絞。
有句話叫擔心兄弟過得不好,更擔心兄弟過得太好。
後句話同樣适用在仇敵之間。
呂布看到曹操名動天下,就感覺胸口疼的難以呼吸。
恰好甄馨從外
“劉刺史的家眷,已都歸複原籍。
”有随行官吏道。
這裡比之前的陳留太守府寬敞多了,内部的裝飾,布局,已能初步比拟當初洛陽的大宅。
單從面積上看,或許還要更大些。
前堂就是一州之首辦公的地方。
曹操沒休息,兖州戰事初定,如何善後等事,亟待處理。
他回來便與一衆官吏,開始商議。
紛亂的戰争和動蕩,使得天下萬物凋零。
而人才和大量的兵員,是最難得的兩樣東西。
八十萬降卒,讓所有知道消息的人都心頭悸動,敵者驚懼,友者欣喜。
在長安,袁隗最先收到消息,得知青州軍大潰歸降。
新建的尚書台,袁隗盯着前來傳訊的小吏:“擊潰青州軍,曹孟德自身損失如何?” “他先期采用收縮防線的戰略,兖州有多座城池受損。
但曹孟德的兵馬,沒什麼損失。
” “後來和青州軍交戰,他用分而擊之的手段,以騎兵削弱敵軍。
” “青州軍被遏制,最終被追擊,在濟水沿岸投降。
” “降兵真有八十萬之衆?” “我們在兖州的眼線說,遠遠望去,十幾裡都是跪伏的人群,多的無法計數。
青州軍中,隻渠帥管亥率數千親軍逃走,餘衆全部受降。
” “那些人聚在濟水沿岸,呼喊投降時,天上的雲層都被聲浪沖散,河面波瀾四起。
” “這幾日,青州軍各級将領,凡為惡多者,都被曹孟德下令斬殺。
” “送來的消息說濟水河,已被鮮血染紅。
” “而另外一些流民,則被登記在冊,得到赦免,獲贈土地,谷種,允許他們留在兖州耕作。
” “曹孟德是在震懾和安撫,殺伐和獎勵土地并用。
” 彙報的吏員說一句,袁隗的臉色,便陰沉一分。
曹操受降有七八十萬衆,讓袁隗有種眼前發黑的眩暈感。
當下人口最多的是豫州。
其南陽一郡之地就有兩百萬衆。
然而曹操這一次幾乎得了南陽半數人口,其中青壯比例還要更高。
袁隗當初支持曹操離開洛陽時,絕沒想到短短一年,曹操會從執掌陳留郡,完成到掌握兖州的跨越。
和袁隗一樣,收到消息的還有董卓。
董卓更胖了,體型肥碩,如一座肉山。
他遷居長安後,從周邊郡縣征召大量人口,充實長安。
而長安城的修繕,一直在完善當中,到此刻也隻是初具規模。
董卓還發動了龐大的人力,物力,建造出一座城牆般高聳的碉堡,後世稱之為郿塢。
這座碉堡,高度和城牆的寬度相等,都是七丈,内外戒備森嚴。
董卓在其中囤積大量糧食。
這是他給自己建的退路,也叫萬歲塢。
他對自己的親族說:“若形勢有利,我就出去稱霸天下,若不成功,我就躲回郿塢,不信有人能攻破這座塢堡。
” 董卓在郿塢建成後,以其為府邸,多數時間都待在堡壘内,不出去。
不得不外出時,他會披上重甲,走到哪,都帶着鐵甲衛,寸步不離。
董卓也在關注天下的形勢。
群雄紛起,各方都在徐圖發展,近乎自立。
當他收到曹操擊潰青州軍,掌握兖州的消息,亦是愣了半晌。
“掌兖州,得了八十萬降卒…” 半年前,曹操還要聯合孫堅,來對付他董卓。
現在,曹操收降八十萬流民,實力會膨脹到什麼程度? 董卓震驚的同時,還生出一絲他自己不願承認的寒意。
同樣在長安,呂布也收到消息。
他在董卓麾下任中郎将,權力比半年前,沒有增長,反而有所衰退。
來到長安後,董卓的親族也全都來了。
董氏一族的人,事事争功,聯合排擠呂布和他麾下的并州軍,視他們為外來者。
而董卓惡行無數,殺人太多,對周邊的人也是越來越猜忌,誰都不信任。
前幾日董卓睡醒,正好呂布去觐見。
當時呂布剛幫董卓征剿了一批反對他的人,身上殺氣未散。
董卓見了,抓起一件東西便往呂布砸來,說呂布滿身殺氣,有害他之意。
雖然後來董卓說自己是睡意初醒,認錯了人。
兩人的關系表面恢複,但呂布心裡很不自在。
他當初願跟随董卓,叛殺丁原,有個内在原因,很少人知道。
就是董卓無子,之前勸降呂布時,便透露願意接納他為義子。
當初在崇德殿,呂布改口稱義父,就是董卓在實現承諾。
董卓無子,認呂布為子,其中含義,不言可知。
某種意義上,呂布是想繼承董卓的涼州軍政治遺産。
董卓勸他殺丁原時,也露出類似的意思,認他為義子則是一種承諾的兌現。
但來到長安,呂布被董氏族人,聯手排擠。
董卓對他和并州軍的倚重,遠不如在洛陽時。
當初的期盼,已成為奢望。
現在又聽到曹操執掌一州,成為州牧,這種鮮明的對比反差,讓呂布心如刀絞。
有句話叫擔心兄弟過得不好,更擔心兄弟過得太好。
後句話同樣适用在仇敵之間。
呂布看到曹操名動天下,就感覺胸口疼的難以呼吸。
恰好甄馨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