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诸侯讨董,龙蛇起陆【求追读】

關燈
    何太後? 董卓打量着太後,忽然大步上前,撕下了何太後的衣服。

     次日早,宮女心驚膽戰的進入永安宮。

     看見的情景,讓宮女險些暈厥過去。

     太後衣不遮體,身上全是淤青。

     而太後手上滿是血迹,竟有一根手指,被董卓掰斷拿走了! 十餘日後,遠在邊關的皇甫嵩,收到一個盒子和一封新的密信。

     盒子打開,是太後的斷指。

     此後三日,皇甫嵩每日收到一根太後的斷指。

     第四天,是一個缺了三根手指的手掌。

     密信要求皇甫嵩解下兵權,孤身去洛陽。

     否則就先殺死太後,而皇甫嵩會收到太後的腦袋。

     十一月下旬,皇甫嵩孤身赴洛陽。

     群臣跪求免其死。

     次日,董卓便正式殺死太後。

     曹操收到消息,黯然歎息。

     某方面來說,皇甫嵩才是心腸最硬的人。

     他孤身去洛陽,有不惜一死的勇氣,卻讓董卓失去了最後的顧忌,洛陽徹底落入其手。

     據宮中傳出的消息說,董卓聚衆相慶,狂笑不止,自言已掌控天下。

     曹操在他眼裡,充其量算是小患。

     他最忌憚的人,一直都是皇甫嵩。

     十一月末,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領前将軍,加節,賜斧钺、虎贲,更封郿侯。

     此時的董卓,已專斷朝政。

     他在朝野内外廣布親信。

    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飾,車駕,官拜太師、自封相國,位極人臣。

     董卓以周毖,伍瓊,何颙、鄭泰為幕僚。

     再次征召名士(如:荀爽、韓融、陳紀)入朝為官。

     其中,蔡邕成為董卓最信任的人。

     自此,董卓在朝中的權勢如日中天。

     侍禦史拜見他時,忘了解除佩劍,董卓當即下令将其打死,實為取樂,觀看他人死前的慘呼驚恐,并以此威吓他人。

     又使人将何太後的母親舞陽君殺害,将何苗的遺體,從墓中挖出來肢解抛屍。

     大司農周忠的兒子周晖,聽說洛陽變故,趕來洛陽,想勸谏董卓。

     董卓聞其名而生厭,讓人将其亂棍打殺。

     而周晖的從弟,就是後來的東吳大都督,周瑜。

     如是種種,天怒人怨。

     各路諸侯,開始在地方蓄勢,試圖對抗董卓。

     曹操趁勢發布讨董檄文,加帝印,封皇诏,散發到各地州郡,陳述董卓惡行,呼籲起兵恢複帝權。

     一時天下震動,群情洶湧! 旬月轉瞬,初平元年,正月。

     董卓使人傳告各地,以皇帝安危,漢室社稷為威脅,試圖壓制各地反董的情緒。

     廣陵郡臧洪,曹操,張超,張邈等人,就此公然舉兵。

     兖州刺史劉岱率先加入,幾路人馬,在酸棗聚義。

     自此反董之勢,如野火燎原。

     各州郡官員,共舉聲望最重的袁紹為盟主,領軍讨董。

     袁紹本是當年獻策,讓何進召董卓入洛陽的元兇。

    董卓亂朝,他和袁隗有很大責任,搖身一變,又成了維護正義的盟主。

     反董勢力分三處:酸棗聚集的聯軍是兖州、豫州的人馬。

     河内聯軍,則為冀州人馬; 魯陽聯軍,為荊州人馬。

     參與讨董的聯軍,包括曹操、後将軍袁術、冀州牧韓馥。

     勃海太守袁紹、濟陰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内太守王匡、長沙太守孫堅等。

     這些諸侯雖非全部聚在酸棗,但都同意在此會盟,共讨董卓。

     漢末的草鞋霸主劉備,也自舉義軍,成為諸侯之一。

     他們哥仨同樣趕來,準備參與讨董。

     而此時,曹操兵強馬壯,麾下武有黃忠,張遼,典韋,文有荀彧,賈诩,戲志才。

     馬有爪黃飛電,但因為背寬,一般不騎。

     兩月過去,其兵馬增長到一萬五千軍,盡皆骁勇,大戰将發! Ps:講下劇情原則,曆史是重要指向,演義的精彩橋段偶爾會引用,畢竟廣為人知。

    比如溫酒斬華雄,曆史上是孫堅,演義是關羽~ 史上兩軍對壘,很少有将領單挑厮殺,但不這麼寫會少很多精彩…以上。

     明天,周五中午十二點後上架,求首訂,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