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奉州分号

關燈
    出了慶州後有兩條路,一條北行通往聖京,一條東行去往咢州。

     顔如玉果斷選擇了去往咢州的路。

     咢州的府城叫施城,其繁華程度堪比聖京。

    這也是一座有千年曆史的古城,文化底蘊頗深。

     顔如玉這次也沒有去商行的分号,帶着三人到自家的店鋪裡溜達了溜達,發現都井然有序。

    施城的管事管理的很得體,便隻停留了兩日,就繼續前行了。

     出了咢州後就進入了禹州地界,禹州乃産糧大省,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一眼望不到頭。

    他們四海商行在禹州有五個田莊,加起來約有三萬畝的良田。

     如此龐大的數目,恐引來官府的猜忌,顔如玉把它們分别記在不同的人名下。

     所以此次禹州之行,顔如玉也不準備去看自己的那些田産。

    一但現身總會留下痕迹,還是保持神秘的好。

    反正泰叔把這些都打理的很好,她就不去畫蛇添足了。

     所以幾人便迎着小風,踏着麥浪,從禹州穿過未多作停留。

     過了禹州,便來到了此次行程的終點——奉州。

     奉州也是平原居多,偶有丘陵。

     馬車又行了幾日後,奉州的府城是甯城便出現在了眼前。

     甯城因為偏北,天氣比較寒冷,雖然如今已是五月,但是人們穿的還是比較厚實。

     馬車緩緩駛進了甯城大街,顔如玉掀開車簾看去發現與南方那些漂亮高雅的風格不同,北方的建築要更方正、嚴肅一些,而且都比較低矮。

     街道兩旁售賣的貨物也有所不同,這邊的物品更偏實用一些,那些精巧的東西小攤上很難看見。

     就這樣一路走走看看,他們很快到達了四海商行甯城分号。

     “籲——”青晏在商行大門外勒住馬車。

     同其他分号一樣,院門前也站着兩個門童。

    看到有人來了,趕緊跑過來迎客:“幾位這裡是四海商行甯城分号,請問幾位是?” 青晏也不說話,一張冷酷的臉上毫無表情。

    隻見他從懷裡掏出一個玉佩,然後舉着往前一送,差點沒怼到人家小童鼻子上。

     顔如玉看到後笑着搖了搖頭,心說青晏吧,你看着他冷冷的酷酷的,其實就是個小孩。

    這是覺得人家沒出來接他們,生氣呢!你又沒告訴人家你具體哪天到,人家不知道很正常嘛! 于是她擡步也下了車,對着兩個門童說:“我們是總号的,高管事可在?” 門童看着玉佩還沒認出來,聽到顔如玉這麼一說,立馬高興的說:“在的,在的,小的這就去喊高管事” 說着就飛跑進了院子。

     另外一個門童要稍微沉穩一些,對顔如玉躬身行禮道:“小的劉二,見過各位掌櫃的,各位請先随我來吧!” 說着就又招手喚來一人,讓他将他們的馬車牽到後院,自己則帶着顔如玉他們往裡走去。

     剛進大門,裡面就匆匆跑來幾人。

    為首的一人約四十歲左右的年紀,胖胖的身體,圓圓的臉,渾身的肉随着奔跑上下颠着。

    他的後面還跟着幾名稍微年輕一點的男子。

     顔如玉看着他臉上那抖動的肉,狠狠眨了幾下眼睛。

     幾人來到顔如玉他們近前,稍稍緩了一下後說:“可是東家到了?” 扶風在一旁介紹道:“這位正是東家。

    ” 幾人趕緊對着顔如玉躬身施禮:“參見東家” 顔如玉擡手虛扶,說道:“各位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禮,哪位是高管事?” 那位微胖之人趕緊上前一步答複道:“小人高升見過東家。

     東家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糧店的李掌櫃,這位是布坊的劉掌櫃,這位是……” 介紹完一圈後,指着最後面一位看上去也就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說:“這位是我們即将開業的玉器行的陳掌櫃。

    ” 如此年輕?顔如玉不覺多看了幾眼。

     那年輕的陳掌櫃對着顔如玉躬身一禮:“陳譯見過東家。

    ” 顔如玉對着他點了點頭,然後對着衆人說:“各位,我們進去說吧。

    ” “對,對,東家裡邊請”高升趕緊帶着顔如玉他們進了廳堂。

     大廳内,顔如玉端坐上方,扶風、扶柳、青晏站在她的身後。

    高升帶着各位掌櫃的則分别坐于下方的左右兩側。

     待衆人都落座後,顔如玉問高升:“高管事,我們的玉器行準備的怎麼樣了?” “回東家的話,鋪子已經裝潢好,人員也已經就位,隻是這鎮店的寶物,還未落實。

    ”高升有些為難的說, “哦~,這是為何?”顔如玉問。

     哎!高升歎息一聲說道:“回東家,原本我們已尋得一寶物鎮店,那是一尊由黃玉雕刻而成的玉佛,整個佛高約二尺,通體金黃猶如鍍了金身,乃寶物中的寶物。

     本已經跟賣家商量好了,我們以高價購得。

    那成想不久前得到消息,賣家把東西易給了旁人。

    據說對方是要往宮裡送的。

     這,這,我們哪敢跟管家搶東西,所以隻好另尋他物來鎮店,隻是寶物難尋,目前還未有下落。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顔如玉聽後點了點頭,接着問:“你們本打算哪天開業?” 高管事回答:“五月十八是個好日子,本打算那天開業的” 顔如玉想五月十八,那就是還有七天,應該是夠了。

     于是她對高升說:“鎮店之物我來想辦法,你們照常準備即可。

    ” 高管事他們呆愣了一下後,齊聲說:“是!東家” 就這樣顔如玉在商行的後院安頓下來。

     休整一夜後,第二天一早,顔如玉帶着三人騎快馬出了門。

     得知消息後的高管事問伺候顔如玉的人:“可知東家去了何處?” 那人搖搖頭說:“小人不知,隻是聽說他們問老劉頭要了鐵鏟、鐵鍬等不少東西。

    ” 鐵鏟、鐵鍬?這些能幹什麼?高升百思不得其解。

     怎麼個情況,顔如玉幹嘛去了? 原來,關于鎮店之物的事情,顔如玉思索了一個晚上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

     她覺得去借或者去其他店鋪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