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方圆体真

關燈
    得折劍頭,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數寸碧峰頭。

    疑是斬鲸鲵,不然刺蛟虯,缺落泥土中,委棄無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鈎。

     和樂天折劍頭元稹 聞君得折劍,一片雄心起。

    讵憶鐵蛟龍,潛在延津水。

    風雲劍一合,呼吸期萬裡,雷震山嶽碎,電斬鲸鲵死。

    莫但寶劍頭,頭頭非此比。

     元白二人年輕時,有着相同的政治抱負,并且都以實際行動,與當時官僚集團中的腐朽勢力作過激烈的鬥争。

    二人先後不久被貶官趕出京城。

    白居易受此嚴重打擊後,開始“獨善其身”,竭力避開當時的政治鬥争,以求免除禍患。

    到了晚年,過的是“樂天知命”的閑适生活。

     元稹則不然,他在受到任何政治打擊後,都絕不氣餒,總是想盡辦法,争取獲得更高權位,以便做一些事業。

     元稹被李黨貶之後不久,宰相李吉甫勾結大宦官王守澄專權害人,幹了不少禍國殃民的醜事。

     元稹的悲劇在于,政治上既不屬于李黨(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也不屬于牛黨(以牛僧儒和李吉甫為首的牛黨)。

    沒有一個有力的官僚集團做靠山,相反,兩黨的人都把他看做“異己分子”,誰掌權都要對他排斥打擊,同時還要寫文章,作筆記,罵他勾結宦官人品卑鄙,就這樣一直流傳到後世。

     這就是曆史。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人出于衆言必毀之。

     就是嶽飛那樣的挽救了南宋王朝命運的功臣都逃脫不了悲劇,唱着《滿江紅》,背着莫須有的罪名被砍了頭。

    就是做人過于方正了。

    而方圓得體的韓世忠在抗金的道路上混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所以,同樣的事情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

    這裡面一定有個人的原因。

     喜歡粉色回憶請大家收藏:()粉色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