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才与财

關燈
    所謂财,就是利用種種智慧和才幹賺回來的物質的和精神上的财富。

    包括采用各種手段,利用各方關系,運用知識和技能等等。

    利者,義之合也。

    它是美德、能力和策略的三位一體。

     所謂氣就是氣勢,是一個人的引力場。

    有正氣和邪氣之分。

    俗話常說,人活一口氣樹活筋骨皮。

     據說有個重點大學的老師在畢業典禮上對他的學生說,畢業三年後你們誰掙不了一百萬元就不要來見我。

     這聽着好像是赤裸裸的拜金主義思想,是對潔白的象牙塔的亵渎,其實細細琢磨是對學生才能的考察。

     有人說,一個人所能掙得到的錢是不會超越他的認知能力的。

    這就是說能力需要與掙得的的财富相匹配。

    要想長久擁有你的财富,就得讓你的美德必須與财富相匹配。

    你的策略就是你的智慧,必須與财富相匹配,才能保護你的财富,而且使财富成為造福後代的利器而不是累贅。

     落葉解釋說,“有的人做小買賣掙了點錢,進而希望掙更多的錢。

    就去做大的生意時就賠了,有的可能都不知道怎麼賠的。

    這樣例子見過好多了,那就說是所做大買賣超越了他的認知,能力所不能及了。

    ” 俗話說:富貴險中求,富不過三代。

    收益是和風險成正比的。

    也說明錢财是流動的,怎麼來就怎麼走。

     江蘇拙政園的建造主人去世後,他的兒子就把這座園林賭博輸掉了。

     我們希望的是,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然後帶動全民的共同富裕。

    這是一個艱難的曆程。

    自古以來,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果實現了均富,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原始社産主義”模式,就是共産主義。

    這個曆程是漫長的。

     财富和美德不相配,栽跟頭的比比皆是。

    在曆史上記載的,有德者得之,無德者失之。

     有暴富而驕的,利用财富過着奢侈豪華的生活。

    有的為富不仁,利用财富變得有勢以後,就欺壓百姓,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