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迁都长安

關燈
    當楚漢争霸的漫天烽火終于緩緩熄滅,硝煙漸漸散去,劉邦在衆人的熱切擁戴下,榮登皇帝寶座,大漢王朝的嶄新篇章就此恢弘展開。

     天下初定,萬物待興,百廢待舉,定都之事如一座巍峨險峻的山峰,橫亘在劉邦面前,亟待他去攀登和抉擇。

     劉邦最初将目光鎖定在了洛陽,這座位于中原核心的城市,宛如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散發着獨特而迷人的魅力。

     它不僅擁有現成的宮室,免去了大興土木的繁重負擔,而且交通脈絡四通八達,如同蛛網般密集,商業氛圍更是繁榮昌盛,熱鬧非凡。

     乍看之下,洛陽的确像是一個理想的建都之選,讓人心生向往,所以劉邦選擇了定都洛陽。

     然而,平靜的表象之下往往暗潮洶湧,看似完美的選擇背後也隐藏着不同的聲音。

     之後,在一個看似尋常的日子裡,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一個名叫婁敬的普通戍卒,因着奇妙的機緣,得以站在劉邦面前,一展自己的非凡見解。

     這個外表樸實無華的小人物,眼中卻閃爍着堅定的光芒,内心蘊藏着非凡的見識和過人的勇氣。

     他毫無畏懼地直視劉邦,言辭懇切地直抒己見,極力主張關中才是建都的絕佳之地。

     然後,婁敬有條不紊地闡述着關中的衆多顯着優勢,道: “秦地山河縱橫交錯,宛如巨龍蜿蜒,險阻重重,關塞堅如磐石,地勢險峻異常,仿若天塹。

    那肥沃廣袤的土地,孕育着無盡的生機與希望,進可揮師東進,逐鹿中原!退可憑借天險據守,穩如泰山,堅不可摧,讓敵人望而卻步!” “陛下!倘若天下局勢風雲突變,憑借着關中得天獨厚的地勢和雄偉險峻的關隘,足以抵禦任何來犯之敵,扞衛家國安甯。

    ” “再者,關中地區資源富足,物産豐富多樣,猶如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能夠為都城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持,确保都城的繁榮昌盛與長治久安!” 劉邦靜靜地聆聽着婁敬的一番話語,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漣漪,如同平靜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顆顆石子。

     他深切地明白關中的地理優勢,那是一種無法忽視的戰略要地。

     同時,他也清楚地意識到,在當前這個風雲變幻、暗潮湧動的複雜局勢下,選擇一個易守難攻的都城是何等關鍵,此關乎着國家的興衰存亡! 畢竟,天下雖已初定,但那些異姓王們表面上的恭順臣服,或許不過是一層虛僞的面紗,無法掩蓋他們内心深處潛藏的野心和欲望。

     況且,如今還有呂氏一族,步步相逼! 他們暗地裡的蠢蠢欲動,如同一股股暗流,時刻威脅着新生的王朝。

     為此,劉邦不得不時刻保持高度的警覺,絲毫不敢懈怠。

     關中的地勢仿若一座堅不可摧的鋼鐵堡壘,能夠讓他在面對可能爆發的叛亂時,擁有一個相對安全的穩固根據地,一個可以安心躲避戰亂的甯靜避風港。

     劉邦暗自思忖,隻要自己在關中内部實施嚴密的封鎖,布下天羅地網,憑借着東邊的函谷關、東南的武關、西南的大散關、西北的蕭關這四座雄關天險,便可高枕無憂。

     除非是項羽能夠死而複生,否則,放眼當下的整個天下,任何人都休想輕易踏入關中半步,這裡将是自己堅實的後盾和可靠的保障! 然而,劉邦的這一想法卻遭遇了群臣的強烈反對。

     群臣們大多認為,周朝曾在洛陽興盛繁榮,國運延續數百年,那是一個被曆史驗證的吉祥之地,承載着祥瑞之氣。

     而秦朝雖在關中建都,卻僅僅傳至二世便迅速滅亡,這無疑是一個不祥之兆,讓人對關中之地心生畏懼。

     他們堅信劉邦應當遵循傳統,選擇洛陽作為都城,以期獲得神靈的庇佑和曆史的認可,确保王朝的繁榮昌盛,綿延不絕。

     劉邦對群臣的反對意見感到極為不滿,他的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悅和堅定。

     在他眼中,這純粹是一種愚昧無知的迷信說法,毫無根據可言! 關中鹹陽地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彙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絕佳條件,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怎能僅僅因為秦朝的短暫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