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四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五)
關燈
小
中
大
孟書黎進入平陽城的時候,還不知道這裡正在進行一場盛會——一場屬于雁門派的盛會。
話說雁門派成功誅殺了“鬼孟婆”之後,并沒大肆慶祝,而是立刻将“飛花令”傳給了頗有實力的晉陽南谯閣,随即又派出得力幹将協助南谯閣,共赴陳倉圍殺一個自稱“骊山老姥”的人。
據說此人半男半女、陰陽同體,假借神明之力散布異端邪說,斂财騙色,在陳倉擁有信徒無數,勢力頗大。
雁門派和南谯閣聯手,趁夜突襲,殺到天明,果斷撤離。
旋即變換路數,一連厮殺了五個晝夜,終于攻破了所謂“骊山聖教”的總壇,将妖人盡數斬殺。
高晃還特意吩咐手下留心收集“骊山老姥”坑蒙拐騙的罪證,在一衆妖人伏誅之後,将罪證在陳倉城内外公示,挨家挨戶勸說,善後工作又足足做了半個多月,方平息了百姓的騷亂,也斷了“骊山聖教”死灰複燃的機會。
雁門派這一番舉動不僅讓南谯閣佩服萬分,也赢得了整個晉中地界諸門派的尊敬。
“骊山老姥”伏誅後,“飛花令”傳向秦地北部,高晃又帶領晉中幾個門派同往上郡,協助駝城城主剿滅妖人。
至此,這一張“飛花令”圓滿完結。
兩個月下來,雁門派在晉秦兩地的勢頭可謂如日中天,任誰提起來,都要豎個大拇指。
高晃趁此機會登高一呼,提議衆門派相聚在平陽城,共同慶賀“飛花令”的完結。
衆門派欣然贊成,熱烈捧場。
一則真心為此事高興,二則早聽聞雁門派得了永璋侯府的眷顧,這次事情能如此順利,難說高晃背後沒有侯府的支持。
這三則嘛,按照百來年的舊例,凡“飛花令”完結,雲上天宮都會派人來送上一份賀禮,衆門派都想一睹雲宮的風采,誰也不想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因此,當孟書黎大搖大擺走進平陽城的時候,迎接她的是滿城各色的江湖門派,秦晉兩地略有頭臉的人物皆相聚于此,可謂難得一見的盛會。
孟書黎閑逛了一會兒,正在思索要不要特意去雁門派大門口晃悠一下,就被人認了出來,正是南谯閣的幾個弟子。
她不禁暗自感歎,自己如今已經名氣這麼大了?走在路上都能被人認出來。
南谯閣為首一人叫陸昭,是閣主的胞弟,也是此次率隊前往陳倉誅殺“骊山老姥”的領頭人。
他早聞三十多年前叱咤一時的姑蘇孟氏又有後人重出江湖,還是第十代家主孟缙舟的嫡女,算來便是孟氏劍法的第十一代傳人。
陸昭很是興奮,因他自己就是個劍癡,奈何南谯閣的看家功夫是九節鞭,和劍毫無關系,他一直耿耿于懷,就想拜個師父轉練劍法。
偏生兄長年紀大了,一心想将閣主之位傳給他,是以不許他亂花心思,十多年來隻拘着他練家傳的九節鞭。
但陸昭身在鞭營心屬劍,一直偷偷揣摩劍法,還将很多劍術名流的家世背景、過往經曆都摸得一清二楚,隻盼哪一日能結識他們。
行走江湖時,每每遇見劍術高手必心生敬仰之情,巴不得上前讨教一番,若是對方有真本事,他都恨不能跟着去了,再不回晉陽。
因而這次率衆出來圍殺妖人,臨行前閣主特意囑咐了手下得力的弟子,看住陸昭,除了保護他少受傷,還要提防着他半路逃跑。
陸昭一見了孟書黎,激動之情可想而知,又見對方乃是一位氣韻超然的中年女子,腰懸寶劍,目光銳利明亮,所到之處,不怒自威,正符合自己對練劍之人的全部想象,立時按捺不住,便要說出些不計後果的話來。
幸好身邊南谯閣弟子暗中拉着,才沒讓自家未來閣主轉投他門。
在陸昭的熱情邀請之下,孟書黎被南谯閣衆人簇擁着來到了一處富麗堂皇的酒樓。
這裡高朋滿座,都是些江湖上有身份有名望之人,借着盛會相聚于此,推杯送盞,人情世故。
因南谯閣是此次“飛花令”完結的主要功臣之一,地位不同尋常,衆人一見陸
話說雁門派成功誅殺了“鬼孟婆”之後,并沒大肆慶祝,而是立刻将“飛花令”傳給了頗有實力的晉陽南谯閣,随即又派出得力幹将協助南谯閣,共赴陳倉圍殺一個自稱“骊山老姥”的人。
據說此人半男半女、陰陽同體,假借神明之力散布異端邪說,斂财騙色,在陳倉擁有信徒無數,勢力頗大。
雁門派和南谯閣聯手,趁夜突襲,殺到天明,果斷撤離。
旋即變換路數,一連厮殺了五個晝夜,終于攻破了所謂“骊山聖教”的總壇,将妖人盡數斬殺。
高晃還特意吩咐手下留心收集“骊山老姥”坑蒙拐騙的罪證,在一衆妖人伏誅之後,将罪證在陳倉城内外公示,挨家挨戶勸說,善後工作又足足做了半個多月,方平息了百姓的騷亂,也斷了“骊山聖教”死灰複燃的機會。
雁門派這一番舉動不僅讓南谯閣佩服萬分,也赢得了整個晉中地界諸門派的尊敬。
“骊山老姥”伏誅後,“飛花令”傳向秦地北部,高晃又帶領晉中幾個門派同往上郡,協助駝城城主剿滅妖人。
至此,這一張“飛花令”圓滿完結。
兩個月下來,雁門派在晉秦兩地的勢頭可謂如日中天,任誰提起來,都要豎個大拇指。
高晃趁此機會登高一呼,提議衆門派相聚在平陽城,共同慶賀“飛花令”的完結。
衆門派欣然贊成,熱烈捧場。
一則真心為此事高興,二則早聽聞雁門派得了永璋侯府的眷顧,這次事情能如此順利,難說高晃背後沒有侯府的支持。
這三則嘛,按照百來年的舊例,凡“飛花令”完結,雲上天宮都會派人來送上一份賀禮,衆門派都想一睹雲宮的風采,誰也不想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因此,當孟書黎大搖大擺走進平陽城的時候,迎接她的是滿城各色的江湖門派,秦晉兩地略有頭臉的人物皆相聚于此,可謂難得一見的盛會。
孟書黎閑逛了一會兒,正在思索要不要特意去雁門派大門口晃悠一下,就被人認了出來,正是南谯閣的幾個弟子。
她不禁暗自感歎,自己如今已經名氣這麼大了?走在路上都能被人認出來。
南谯閣為首一人叫陸昭,是閣主的胞弟,也是此次率隊前往陳倉誅殺“骊山老姥”的領頭人。
他早聞三十多年前叱咤一時的姑蘇孟氏又有後人重出江湖,還是第十代家主孟缙舟的嫡女,算來便是孟氏劍法的第十一代傳人。
陸昭很是興奮,因他自己就是個劍癡,奈何南谯閣的看家功夫是九節鞭,和劍毫無關系,他一直耿耿于懷,就想拜個師父轉練劍法。
偏生兄長年紀大了,一心想将閣主之位傳給他,是以不許他亂花心思,十多年來隻拘着他練家傳的九節鞭。
但陸昭身在鞭營心屬劍,一直偷偷揣摩劍法,還将很多劍術名流的家世背景、過往經曆都摸得一清二楚,隻盼哪一日能結識他們。
行走江湖時,每每遇見劍術高手必心生敬仰之情,巴不得上前讨教一番,若是對方有真本事,他都恨不能跟着去了,再不回晉陽。
因而這次率衆出來圍殺妖人,臨行前閣主特意囑咐了手下得力的弟子,看住陸昭,除了保護他少受傷,還要提防着他半路逃跑。
陸昭一見了孟書黎,激動之情可想而知,又見對方乃是一位氣韻超然的中年女子,腰懸寶劍,目光銳利明亮,所到之處,不怒自威,正符合自己對練劍之人的全部想象,立時按捺不住,便要說出些不計後果的話來。
幸好身邊南谯閣弟子暗中拉着,才沒讓自家未來閣主轉投他門。
在陸昭的熱情邀請之下,孟書黎被南谯閣衆人簇擁着來到了一處富麗堂皇的酒樓。
這裡高朋滿座,都是些江湖上有身份有名望之人,借着盛會相聚于此,推杯送盞,人情世故。
因南谯閣是此次“飛花令”完結的主要功臣之一,地位不同尋常,衆人一見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