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痛苦的根源

關燈
    在群山環抱之中,有一座古老而甯靜的禅寺,名喚“無求寺”。

    這裡古樹參天,溪水潺潺,雲霧缭繞,恍如人間仙境。

    寺中有一位禅師,法号“悟真”,他年歲已高,但精神矍铄,一雙慧眼洞察世間百态,常常以禅機點化衆生。

     這日,陽光灑落在禅寺的青石闆上,微風輕拂,花香撲鼻。

    悟真禅師端坐于禅堂之中,閉目養神,氣定神閑。

    忽聞寺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青年氣喘籲籲地闖了進來,神情焦急。

     青年名為李逸,本是山下村莊的村民,因貪求名利,日夜操勞,身心俱疲。

    近日來,他感到心浮氣躁,難以入眠,聽聞無求寺的悟真禅師佛法高深,特來求解脫之法。

     李逸跪在悟真禅師面前,雙手合十,恭敬地說道:“大師,我每日為名利所困,心中煩亂不堪,懇請大師指點迷津。

    ” 悟真禅師微微睜開眼睛,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李逸内心的紛擾。

    他緩緩說道:“世人長迷,處處貪求,名之為求。

    你可曾想過,這貪求之心,正是你痛苦的根源?” 李逸聞言,眉頭緊鎖,似有所悟,卻又難以言表。

    悟真禅師見狀,便起身領他走出禅堂,來到寺外的一片竹林前。

     此時正值春日,竹林翠綠欲滴,竹葉在微風中搖曳生姿。

     悟真禅師指着竹林說道:“你看這竹子,它們生長自然,不求名利,卻青翠挺拔,生機勃勃。

    你若能像這竹子一樣,所謂智者悟真,安心無為,萬有皆空,無所希求,便是真無求了。

    ” 李逸聆聽禅師教誨,心中豁然開朗。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感受到了竹林的清新與甯靜。

    他試着放下心中的貪求與執念,讓自己的心靈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然而,當李逸回到村莊,面對生活的瑣碎與誘惑時,他又開始感到迷茫與動搖。

    他努力想要踐行悟真禅師的教誨,卻發現自己總是難以擺脫貪求的束縛。

     一日,李逸再次來到無求寺,向悟真禅師訴說了自己的困惑。

     悟真禅師聽後,微微一笑,說道:“修行之路,非一日之功。

    你需順道而行,勿急勿躁。

    心中有貪求,便難以領悟真無求之境。

    ” 李逸聽後,面露難色,問道:“大師,在下愚鈍,不知如何才能做到真無求,順道而行呢?” 悟真禅師微微一笑,緩緩說道:“實踐真無求,首先要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

    當你面對名利誘惑時,要學會保持内心的平靜與淡泊,不被外界所動。

    你可以嘗試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靜坐冥想,讓自己的心靈回歸平靜。

    在這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