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千万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

關燈
    一初遇隐士 春日的陽光穿透了稀疏的雲層,柔和地灑在蓮花谷的小徑上。

     慧明禅師踏着輕盈的步伐,穿梭在翠綠的竹林間,他的身影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小徑盡頭,一間簡陋卻充滿禅意的小屋映入眼簾,屋前一位年輕的學生正跪坐于石凳旁,專注地研讀經文。

     慧明走近,微笑着開口:“心無旁骛,方能深入經藏,年輕人,你的專注令人欣賞。

    ” 學生擡頭,目光中透露出一絲驚訝和敬意:“禅師過譽了,我隻是在做我應做的事。

    ” 慧明點了點頭,環顧四周,隻見小屋旁的蓮花池中,蓮葉輕搖,池水清澈見底,幾朵蓮花靜靜地綻放,散發着淡淡的清香。

     他輕聲問道:“你在此修行,是否常感孤獨?” 學生微微一笑:“有時,但更多時候,我感到的是與萬物的連接。

    ” 慧明滿意地點頭,知道這個年輕的學生已經踏上了尋求真理的道路,而這條道路,注定充滿了無數的考驗與啟示。

    他決定,是時候給予學生更深層次的指導了。

     二傲慢的種子 随着季節的輪轉,蓮花谷中的景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秋風吹過,落葉如黃金般鋪滿了小徑,慧明禅師的學生子真在這片金色的世界中繼續他的修行。

     他的學識日益增長,對佛法的理解也日漸深刻,然而,随之而來的是對自我認知的盲目膨脹。

     一日,子真在村中遇見了一位行腳僧人。

     僧人衣衫褴褛,步履蹒跚,與子真所理解的“高僧”形象大相徑庭。

     子真不禁心生輕視,認為這位僧人不過是位流浪者,怎能和自己相比。

     夜幕降臨,子真回到小屋,向慧明禅師描述了自己的觀察。

     他的語氣中帶着一絲不屑:“師父,今日所見之人,并非真正的修行者。

    ” 慧明聽後,沉默片刻,然後平靜地說: “子真,你是否聽過‘大乘菩薩道’中的教誨?真正的修行者,外表如何并不重要,他們的心中懷有悲憫之心,行為上體現出無上的謙遜。

     千萬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衆生。

    大乘菩薩戒的第一條是「自贊毀他」,輕視人就犯了這條戒。

     真正的菩薩戒絕對禁傲慢,要絕對謙虛,因為謙虛到了極點,反而是無上的崇高。

    不輕視任何衆生,這是何等的謙虛啊!這也就是菩薩道。

    ” 子真愣住了,他意識到自己的傲慢心态已被觸動。

     他低下頭,不再言語,但内心的波瀾卻開始起伏不定。

     第二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子真再次來到那位行腳僧人面前。

     這一次,他帶着謙卑的心态,希望能從這位看似平凡的僧人身上學到什麼。

     然而,當他到達昨夜僧人休息的地方時,那裡空無一人,隻有一串淡淡的腳印,指引着他走向更深的自我探索之路。

     章節三:沖突與覺醒 深秋的蓮花谷被一層淡淡的霜覆蓋,空氣中彌漫着寒冷的氣息。

     子真的内心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