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

關燈
    在一片幽靜的山谷之中,蒼翠的竹林随風搖曳,竹影婆娑。

    一條曲折的石階通往山頂的寺廟,階上鋪滿了歲月的塵埃。

    月光如銀,透過稀疏的竹葉,灑落在石階之上,與竹影交織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這晚,寺廟裡來了一位遠道而來的訪客,他是一位風塵仆仆的遊者,滿面愁容,顯然心中有着沉重的負擔。

    他來到寺廟,希望在這裡尋找内心的平靜和解脫。

     寺廟的住持,一位慈祥的禅師,接待了這位遊者。

    禅師面帶微笑,眼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他領着遊者漫步在竹林間,一邊欣賞着月色,一邊聊着世間百态。

     遊者忍不住向禅師傾訴自己的煩惱,他說:“我心中有太多的欲望和執着,讓我無法平靜。

    我渴望得到更多,卻往往失去更多。

    我該如何是好?” 禅師聽後,微微一笑,指着地上的竹影和石階上的塵土說:“你看這竹影掃過石階,塵土卻不為所動;月光穿過竹林,水面卻無波無痕。

    這是自然的法則,也是修心的境界。

    ” 遊者聽了禅師的話,心中一動,但仍有些不解。

    他疑惑地問道:“師父,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 禅師停下腳步,轉身看着遊者,眼中透露出深邃的光芒。

    他緩緩說道:“修心之道,在于放下執着,順其自然。

    當你不再為外物所動,不再為欲望所擾,你的心就會像這石階上的塵土和水面一樣,平靜無波。

    ” 遊者聽後,若有所悟,但又似乎還有所欠缺。

    他低頭沉思,仿佛在努力理解禅師的話。

     禅師微微一笑,指着遠處的幡旗說:“你可曾聽過‘風動幡動’的故事?” 遊者搖了搖頭,眼中流露出好奇的神色。

     禅師便緩緩講述起這個故事來:“禅宗六祖惠能大師南下避難時,恰逢印宗法師正在講解《涅盤經》。

    那時,一陣微風吹過,幡旗随風飄動。

     一位和尚見狀,便說:‘是風在動。

    ’另一位和尚卻反駁道:‘不,是幡在動。

    ’兩人争論不休,各執己見。

    ” 遊者聽得入神,心中暗自猜想惠能大師會如何回答。

     禅師繼續道:“惠能大師聽罷,淡淡一笑,說道:‘非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爾。

    ’他的意思是,既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

    你們執着于外物,心無法平靜,才會産生這樣的争論。

    ” 遊者聽後,恍然大悟,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他感歎道:“原來,我們的煩惱皆由心生,執着于外物隻會讓我們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