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万物之根本,实则是我们内心的投影

關燈
    在古老的中土,有一座巍峨的山峰,名為“觀心峰”。

    此峰高聳入雲,常年雲霧缭繞,仿佛藏着世間一切的奧秘。

    峰頂之上,有一座古老的禅寺,名為“心塵寺”。

    寺中有一位禅師,法号“慧觀”,他修行多年,精通佛法,尤其對微觀世界的奧秘有着獨到的見解。

     一日,慧觀禅師在寺中庭院中打坐,周圍是郁郁蔥蔥的竹林,微風拂過,竹葉沙沙作響,宛如天籁之音。

    陽光透過竹葉的縫隙,灑落在禅師身上,映出他沉穩而深邃的面容。

     這時,一位年輕的僧侶走來,他面露疑惑,向慧觀禅師行禮後問道: “老師,學生對佛法中的微觀世界頗感困惑。

    不知萬物之根本,究竟是由何而來?” 慧觀禅師微微一笑,指了指庭院中的一塊石頭,說道: “你看這石頭,堅硬無比,似乎永恒不變。

    然而,在微觀世界中,它卻是由無數無分微塵組成。

    這些微塵雖然微小,卻是構成世間萬物的基礎。

    ” 年輕僧侶聽後,眉頭緊鎖,似乎仍不解其意。

    慧觀禅師見狀,又說道: “你可知,這些無分微塵,其實并非實有,而是我們心識的顯現。

    我們的心識,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世間萬物。

    而萬物之根本,實則是我們内心的投影。

    ” 年輕僧侶聽後,眼中閃過一絲亮光,但随即又黯淡下來,他疑惑地問道: “那麼,老師,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微觀世界呢?” 慧觀禅師站起身來,走到竹林邊,指着那随風搖曳的竹葉說道: “你看這竹葉,随風飄動,看似無常,實則卻是自然之道。

    微觀世界亦是如此,它雖然看似複雜多變,但實則有着其内在的規律。

    我們隻需用心去觀察,去理解,便能洞察其真相。

    ” 年輕僧侶聽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慧觀禅師又繼續說道: “佛法中,有部、經部、唯識宗、中觀自續派和應成派等,對微觀世界的認識雖有所不同,但殊途同歸,都是為了揭示世界的真相。

     從微觀世界看,佛陀根據不同衆生的根基,也開示了深淺不同程度的教言:認為外在的一切萬法不存在,而是由無分微塵組成。

    他們抉擇到最後時,必須要承許無分微塵存在,認為它是組成粗大物質的基礎,就像物理學中的原子、誇克一樣。

     而觀察心識時,認為粗大的心識皆由最微小的無分刹那組成。

    這種無分刹那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