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夫心有拘累,随物而转,故为烦恼所缚

關燈
    昔日,有一座峻峰聳立,雲霧缭繞,山間古木參天,飛瀑流泉,鳥語花香。

    此山名喚“自在峰”,峰頂之上,有一座古刹,名為“無拘寺”。

     寺中有一位禅師,法号“智緣”,他雖年近古稀,但精神矍铄,慈眉善目,一身布衣,樸素無華。

    智緣禅師修行多年,深得禅宗之精髓,其言傳身教,無不令人心生敬仰。

     這一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智緣禅師端坐于禅堂之中,閉目養神,心無雜念。

    忽聞寺外傳來喧嚣之聲,原來是一群香客前來朝拜。

     禅師微微睜眼,見衆香客面帶愁容,紛紛向他訴苦,言說世間煩惱重重,無法解脫。

     禅師微微一笑,道:“諸位施主,人生在世,難免有諸多煩惱。

    然煩惱皆由心生,心若自在,煩惱自消。

    ” 衆香客聞言,皆覺有理,但又不知如何求得心靈自在。

    禅師便道:“且随我來。

    ” 于是,智緣禅師引領衆香客,走出禅堂,穿過寺廟,來到山間的一片竹林。

    竹林深處,有一方石桌石凳,禅師示意衆人坐下。

     此時,正值夕陽西下,餘晖灑落在竹林之中,竹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之聲。

     禅師閉目沉思片刻,緩緩開口道:“夫心有拘累,随物而轉,故為煩惱所縛。

    諸位可知,何為真心?” 衆香客面面相觑,皆搖頭不語。

     禅師繼續道:“真心者,非肉眼所見,非耳朵所聞,非言語所及。

    它無形無相,卻又無處不在。

    真心不随境轉,境卻随真心轉。

    ” 言罷,禅師起身,走到一株竹子旁,輕輕撫摸着竹葉。

     他道:“諸位且看,這竹子雖立于風中,但風來風去,竹子自若。

    為何?因竹子之根,深紮于土,不為外物所動。

    此即真心之境。

    ” 衆香客聞言,皆有所悟。

    但仍有人疑惑道:“禅師所言雖妙,但我等凡人,如何求得此真心?” 禅師微微一笑,道:“求得真心,非一日之功。

    需在日常修行中,漸漸領悟。

    諸位可嘗試靜心觀想,摒棄雜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