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看破并非远离,而是恒顺众生

關燈
    在一片深山之中,翠竹掩映下,有一座古老的寺廟,名為“淨心禅院”。

    禅院内的鐘聲悠遠而深沉,仿佛能穿透人心,洗去塵世的浮躁。

     這裡的住持,是一位名叫慧明禅師的高僧,他深谙佛法,智慧如海,慈悲如月。

     一日,正值初春時節,山間百花盛開,鳥鳴聲聲。

     慧明禅師帶領學生們在山間行走,講授佛法。

    陽光透過樹梢,灑在青石小徑上,斑駁陸離。

     禅師停下腳步,望着遠處雲霧缭繞的山峰,緩緩說道:“修行之路,非一日之功。

    真正修行,要能看破七情五欲,不再沾染。

    但看破并非遠離,而是恒順衆生,與世間萬物和諧共處。

    ” 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紛紛點頭稱是。

     這時,一個名叫明慧的年輕僧人卻面露疑惑,他走上前來,雙手合十,恭敬地問道:“師父,若是我們看破了七情五欲,不再沾染,那與大家在一起時,如何能做到有說有笑,有歡樂也有悲哀呢?” 慧明禅師微微一笑,眼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他拍了拍明慧的肩膀,示意他跟随自己繼續前行。

     師徒二人來到一片桃花林中,桃花盛開,香氣襲人。

     慧明禅師指着那些盛開的桃花,對明慧說道:“你看這桃花,它們盛開時嬌豔欲滴,凋零時也是那麼自然。

    它們并沒有因為盛開而沾沾自喜,也沒有因為凋零而悲傷不已。

    它們隻是順應自然,生死輪回,這便是恒順。

    ” 明慧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但心中仍有不解。

     慧明禅師又繼續說道:“修行之人,雖已看破七情五欲,但并非要摒棄世間情感。

    我們與人相處時,仍要表現出應有的情感,但這情感應當是純淨的、無私的。

    當我們看到别人快樂時,我們由衷地感到喜悅;當别人悲傷時,我們也能感同身受。

    但我們的内心卻不會因此而起波瀾,因為我們已經看破了這些情感的本質。

    ” 明慧聽後,心中豁然開朗。

    他感激地看着慧明禅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