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什么是最难的修行?
關燈
小
中
大
在遠離塵嚣的深山中,有一座古老的禅院,禅院四周被蒼翠的竹林環繞,晨鐘暮鼓間,總透着一種超然物外的甯靜。
這裡住着一位名叫慧明的禅師,他深谙佛法,智慧如海,一生緻力于修行和傳播禅學。
一日,山間霧氣缭繞,慧明禅師正于竹林間打坐,閉目凝神,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
一名年輕僧人,名叫智遠,悄悄來到禅師身邊,見慧明禅師下座之際,問道:“師父,學生有一事未明,想請教師父,若有人辱我、謗我,我該如何是好?” 慧明禅師緩緩睜開眼睛,那雙眼眸深邃如海,仿佛能洞察一切。
他微微一笑,指了指旁邊的石凳,示意智遠坐下。
“智遠,你可知何為忍?”慧明禅師的聲音平靜而深沉。
智遠搖頭,臉上寫滿了疑惑。
慧明禅師輕輕歎了口氣,說道: “忍,是人生中最難修的。
俗話說:‘忍字高來忍字高,忍字頭上一把刀。
’《入菩薩行論》中也說:‘罪惡莫過嗔,難行莫勝忍。
’所有的罪惡中,沒有一個像嗔心那麼可怕的;所有的苦行中,沒有一個像安忍那樣難行的。
世上有各種各樣的苦行,如外道有絕食等無意義苦行,但比較而言,這些苦都算不得什麼,隻是身體受些磨難罷了。
最難行持的苦行是什麼? 就是當我們面對無緣無故的羞辱、無中生有的诽謗, 或有人以百般手段來折磨自己,這時候還能忍得下來。
但即便困難,我們也要依靠衆多道理,千方百計地努力修安忍。
” 慧明禅師又站起身來,指着遠處的一座山峰說: “你看那山,高聳入雲,不畏風霜雨雪,始終屹立不倒。
它之所以能如此,便是因為它懂得‘忍’的道理。
無論風吹雨打,它都默默承受,從不抱怨。
” 智遠擡頭望去,隻見山峰在雲霧中若隐若現,确實有一種說不出的堅韌與沉穩。
“再來看這竹林,”慧明禅師又指了指周圍的竹林, “竹子雖空,卻能虛心受教,無論風吹雨打,它都能随風搖曳,始終保持着自己的姿态。
這也是‘忍’的智慧。
” 智遠聽得入神,眼中
這裡住着一位名叫慧明的禅師,他深谙佛法,智慧如海,一生緻力于修行和傳播禅學。
一日,山間霧氣缭繞,慧明禅師正于竹林間打坐,閉目凝神,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
一名年輕僧人,名叫智遠,悄悄來到禅師身邊,見慧明禅師下座之際,問道:“師父,學生有一事未明,想請教師父,若有人辱我、謗我,我該如何是好?” 慧明禅師緩緩睜開眼睛,那雙眼眸深邃如海,仿佛能洞察一切。
他微微一笑,指了指旁邊的石凳,示意智遠坐下。
“智遠,你可知何為忍?”慧明禅師的聲音平靜而深沉。
智遠搖頭,臉上寫滿了疑惑。
慧明禅師輕輕歎了口氣,說道: “忍,是人生中最難修的。
俗話說:‘忍字高來忍字高,忍字頭上一把刀。
’《入菩薩行論》中也說:‘罪惡莫過嗔,難行莫勝忍。
’所有的罪惡中,沒有一個像嗔心那麼可怕的;所有的苦行中,沒有一個像安忍那樣難行的。
世上有各種各樣的苦行,如外道有絕食等無意義苦行,但比較而言,這些苦都算不得什麼,隻是身體受些磨難罷了。
最難行持的苦行是什麼? 就是當我們面對無緣無故的羞辱、無中生有的诽謗, 或有人以百般手段來折磨自己,這時候還能忍得下來。
但即便困難,我們也要依靠衆多道理,千方百計地努力修安忍。
” 慧明禅師又站起身來,指着遠處的一座山峰說: “你看那山,高聳入雲,不畏風霜雨雪,始終屹立不倒。
它之所以能如此,便是因為它懂得‘忍’的道理。
無論風吹雨打,它都默默承受,從不抱怨。
” 智遠擡頭望去,隻見山峰在雲霧中若隐若現,确實有一種說不出的堅韌與沉穩。
“再來看這竹林,”慧明禅師又指了指周圍的竹林, “竹子雖空,卻能虛心受教,無論風吹雨打,它都能随風搖曳,始終保持着自己的姿态。
這也是‘忍’的智慧。
” 智遠聽得入神,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