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心眼
關燈
小
中
大
“既然當初咱們都說過倭國的事情,那陛下必然會叮囑孔穎達他們的,就算是不明着說,隻是示意一番,孔穎達也能理解到。
” “異族能進國子監求學,對于他們這些番邦人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
”程咬金說的毫不客氣:“不過,孔博士收了倆異族弟子,這件事,還真是有趣。
” “這要是往後文人圈子裡,不知道是不是個茶餘飯後的話題了。
”尉遲敬德也是嘿嘿的笑。
看到那些文化人吃癟,也是一件極其有趣的事呢。
房玄齡杜如晦,還有長孫無忌,都是那天在甘露殿裡通宵的人,自然知道對于倭國的防備心是從何處來的。
所以他們并不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妥。
朝廷做事,每一件事,都是要防患于未然的。
若是倭國沒有金銀銅礦,那防範他們的理由,倒也沒有那麼能夠站得住腳。
既然有,那就沒辦法了。
小小的一個島國上,礦産資源那樣的豐富,如此一來,島上的那些番邦人,就算是喘口氣,都是錯誤的。
“程将軍,尉遲将軍。
”李複面色淡然,看向這兩名武将:“大唐水師實力如何?” “水師?”程咬金仔細想了想:“這我還真不了解,水師肯定是有的,但是好像,并不算多,就隻有沿海有屯兵,整個大唐水師加起來,恐怕不足三萬。
” 李複聽到這話,眉頭皺了起來。
這麼長的海岸線,水師加起來還不足三萬。
少,實在是太少了。
“懷仁是想要發展大唐的水師,以應對将來?”長孫無忌問道。
“我想向陛下提出這樣的建議,隻是,眼下恐怕就算是提了這個建議,事情也不會這麼容易就辦成。
”李複歎息一聲:“對草原上的戰争才剛剛結束,短時間内,大唐不會再對外有大規模的用兵,大唐四周,暫時沒有威脅,沒有理由再去重點培養水師,提出來,朝堂上的諸多官員,也會持反對意見,他們的看法以及眼光,是與諸位不同的。
” 程咬金和尉遲恭兩人相視一眼。
水師。
倭國。
難不成,泾陽王是琢磨着想對海外的倭國動動兵? 那小小的一個倭國,鼻嘎大點的地方,值得嗎? 兩人并不知道倭國有諸多礦産的事情。
若是知道,恐怕這兩人就要先蹦起來了,喝完酒就要沖到宮中去,到李世民面前,死活都要出兵為大唐拿下那些豐富的金銀銅礦。
這事兒是程咬金能幹得出來的事。
“大唐現在,國庫不算很充裕啊。
”杜如晦說道:“打草原,掏空了家底,雖然打赢了,從草原上帶回來一批物資,可是草原上的補給,才算多少?而且,颉利投降之後,草原版圖歸入大唐,那草原上的突厥人,也是一并歸順的,朝廷不能絲毫不管他們的死活,否則,還是要生出許多變故的。
” “因此,打完仗之後,草原上的那點收獲,可以忽略不計了。
” “但是,仗打完了,北方平定了,大唐的百姓們,就能夠安心種地生産了,國力恢複,也會比以往更快了,至少,與草原接壤的許多地方,用不着提心吊膽的過日子了。
”杜如晦笑道。
“如此一來,殿下所說的水師的建設,推遲個三五年,再提議此事,陛下可能會準,朝堂上的官員,應該也不會有太多的反對意見,畢竟,大唐沿海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不管是将來對外用兵也好,還是對内保護沿海地區的安全也罷,水師,都是需要的。
” “隻是眼下朝廷要做的事情,得一步一步來,不能走的太快,也不能走的太急,需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才令人安心呐。
”房玄齡感慨着。
“房相杜相說的沒錯,水師的事情,是要暫且擱置上一段時間的。
”長孫無忌說道:“組建水師容易,豈不聞,千軍易得,一将難求。
” 水師組建起來,誰來統領,各級将領的培養,或者是找到合适的人手,才是重中之重。
說到這裡,李複想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這會兒正在莊子上帶兵呢。
蘇定方。
過段時間...... 三五年之後....... 蘇定方....... 李複心裡有了計較,等找個機會問問蘇定方,他是否能帶水師。
蘇定方這個人,是個悍将,在陸地上帶兵是一把好手。
十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在戰場上沖鋒陷陣了。
但是在海面上.......要的就不是個人的勇武了。
謀略,眼光,這些蘇定方也都有。
“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可是諸多事情,都需要國力支持啊,戶部過日子,精打細算,才有了不到四年的時間,洗刷了渭水盟約的恥辱。
”房玄齡說道:“所以啊,做大事,要經得起等待,要有耐心。
” “是啊。
”杜如晦也附和着。
兩人一唱一和。
程咬金和尉遲恭倒是不管這麼多,反正,他們隻負責帶兵打仗,至于什麼後勤啊,國力啊,朝堂國策啊,交給他們這些心眼子多的要死的宰相們就是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程咬金覺得,就房玄齡杜如晦他們,尤其是杜如晦,身體不太好,個子也沒有那麼高,完全是心眼子太多,壓得。
席間吃飯喝酒,氣氛到這兒了,難免會談論一些朝堂上的事情。
這是屬于男人們之間的浪漫。
莫要說在朝中做官,位高權重的宰相和将軍了。
便是民間百姓,茶餘飯後,也會談論一些國事。
見解對不對的且不說,氣氛到了。
隻談風月,談女人? 那真是上不了台面了。
除卻茶樓裡的那些文人士子喜歡幹這事兒之外,也就沒别的了。
“懷仁,如今長安城這般熱鬧,你待在莊子上,當真是會錯過許多啊。
”杜如晦笑道:“不如去長安城住?” 李複搖了搖頭。
“莊子上若是足夠熱鬧,那些長安城裡的人,自然會聞着味兒找到這裡來。
”李複的臉上帶上一抹笑意:“我就在莊子上等着呢。
” 李複這話,說的衆人一頭霧水。
誰會專門來莊子上找泾陽王呢?
” “異族能進國子監求學,對于他們這些番邦人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
”程咬金說的毫不客氣:“不過,孔博士收了倆異族弟子,這件事,還真是有趣。
” “這要是往後文人圈子裡,不知道是不是個茶餘飯後的話題了。
”尉遲敬德也是嘿嘿的笑。
看到那些文化人吃癟,也是一件極其有趣的事呢。
房玄齡杜如晦,還有長孫無忌,都是那天在甘露殿裡通宵的人,自然知道對于倭國的防備心是從何處來的。
所以他們并不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妥。
朝廷做事,每一件事,都是要防患于未然的。
若是倭國沒有金銀銅礦,那防範他們的理由,倒也沒有那麼能夠站得住腳。
既然有,那就沒辦法了。
小小的一個島國上,礦産資源那樣的豐富,如此一來,島上的那些番邦人,就算是喘口氣,都是錯誤的。
“程将軍,尉遲将軍。
”李複面色淡然,看向這兩名武将:“大唐水師實力如何?” “水師?”程咬金仔細想了想:“這我還真不了解,水師肯定是有的,但是好像,并不算多,就隻有沿海有屯兵,整個大唐水師加起來,恐怕不足三萬。
” 李複聽到這話,眉頭皺了起來。
這麼長的海岸線,水師加起來還不足三萬。
少,實在是太少了。
“懷仁是想要發展大唐的水師,以應對将來?”長孫無忌問道。
“我想向陛下提出這樣的建議,隻是,眼下恐怕就算是提了這個建議,事情也不會這麼容易就辦成。
”李複歎息一聲:“對草原上的戰争才剛剛結束,短時間内,大唐不會再對外有大規模的用兵,大唐四周,暫時沒有威脅,沒有理由再去重點培養水師,提出來,朝堂上的諸多官員,也會持反對意見,他們的看法以及眼光,是與諸位不同的。
” 程咬金和尉遲恭兩人相視一眼。
水師。
倭國。
難不成,泾陽王是琢磨着想對海外的倭國動動兵? 那小小的一個倭國,鼻嘎大點的地方,值得嗎? 兩人并不知道倭國有諸多礦産的事情。
若是知道,恐怕這兩人就要先蹦起來了,喝完酒就要沖到宮中去,到李世民面前,死活都要出兵為大唐拿下那些豐富的金銀銅礦。
這事兒是程咬金能幹得出來的事。
“大唐現在,國庫不算很充裕啊。
”杜如晦說道:“打草原,掏空了家底,雖然打赢了,從草原上帶回來一批物資,可是草原上的補給,才算多少?而且,颉利投降之後,草原版圖歸入大唐,那草原上的突厥人,也是一并歸順的,朝廷不能絲毫不管他們的死活,否則,還是要生出許多變故的。
” “因此,打完仗之後,草原上的那點收獲,可以忽略不計了。
” “但是,仗打完了,北方平定了,大唐的百姓們,就能夠安心種地生産了,國力恢複,也會比以往更快了,至少,與草原接壤的許多地方,用不着提心吊膽的過日子了。
”杜如晦笑道。
“如此一來,殿下所說的水師的建設,推遲個三五年,再提議此事,陛下可能會準,朝堂上的官員,應該也不會有太多的反對意見,畢竟,大唐沿海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不管是将來對外用兵也好,還是對内保護沿海地區的安全也罷,水師,都是需要的。
” “隻是眼下朝廷要做的事情,得一步一步來,不能走的太快,也不能走的太急,需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才令人安心呐。
”房玄齡感慨着。
“房相杜相說的沒錯,水師的事情,是要暫且擱置上一段時間的。
”長孫無忌說道:“組建水師容易,豈不聞,千軍易得,一将難求。
” 水師組建起來,誰來統領,各級将領的培養,或者是找到合适的人手,才是重中之重。
說到這裡,李複想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這會兒正在莊子上帶兵呢。
蘇定方。
過段時間...... 三五年之後....... 蘇定方....... 李複心裡有了計較,等找個機會問問蘇定方,他是否能帶水師。
蘇定方這個人,是個悍将,在陸地上帶兵是一把好手。
十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在戰場上沖鋒陷陣了。
但是在海面上.......要的就不是個人的勇武了。
謀略,眼光,這些蘇定方也都有。
“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可是諸多事情,都需要國力支持啊,戶部過日子,精打細算,才有了不到四年的時間,洗刷了渭水盟約的恥辱。
”房玄齡說道:“所以啊,做大事,要經得起等待,要有耐心。
” “是啊。
”杜如晦也附和着。
兩人一唱一和。
程咬金和尉遲恭倒是不管這麼多,反正,他們隻負責帶兵打仗,至于什麼後勤啊,國力啊,朝堂國策啊,交給他們這些心眼子多的要死的宰相們就是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程咬金覺得,就房玄齡杜如晦他們,尤其是杜如晦,身體不太好,個子也沒有那麼高,完全是心眼子太多,壓得。
席間吃飯喝酒,氣氛到這兒了,難免會談論一些朝堂上的事情。
這是屬于男人們之間的浪漫。
莫要說在朝中做官,位高權重的宰相和将軍了。
便是民間百姓,茶餘飯後,也會談論一些國事。
見解對不對的且不說,氣氛到了。
隻談風月,談女人? 那真是上不了台面了。
除卻茶樓裡的那些文人士子喜歡幹這事兒之外,也就沒别的了。
“懷仁,如今長安城這般熱鬧,你待在莊子上,當真是會錯過許多啊。
”杜如晦笑道:“不如去長安城住?” 李複搖了搖頭。
“莊子上若是足夠熱鬧,那些長安城裡的人,自然會聞着味兒找到這裡來。
”李複的臉上帶上一抹笑意:“我就在莊子上等着呢。
” 李複這話,說的衆人一頭霧水。
誰會專門來莊子上找泾陽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