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母女之间!武皇后的震怒!
關燈
小
中
大
兩日後。
含元殿内。
武皇後笑眯眯地摸着手裡的繡牡丹花飾的紅色手套,聽着太平叽叽喳喳地描述着這件手套的來曆,威嚴冷豔的俏臉上帶着一絲柔和。
“太平,你有心了……這禮物,母後很喜歡。
” 太平紅潤的唇角得意地翹起。
母後果然喜歡,那厮說的沒錯。
她抱着武皇後的胳膊,笑嘻嘻道:“母後,那厮弄出了一種叫做火鍋的吃法,味道十分不錯,配上母後送過去的辣腳子更是香辣爽口,不如母後去公主府陪兒臣一起嘗一嘗……” 武皇後有些無奈地摸了摸太平的腦袋。
“這幾日母後怕是抽不出時間,吐蕃的使者來訪大唐,事關重要,母後可脫不開身。
” 見到太平眼中難掩失望之色,武皇後又忍不住捏捏太平的臉蛋。
“過些日子母後再去公主府坐坐吧。
” 太平這才露出笑臉,随即她将腦袋縮在母後的懷裡,枕在母後柔軟豐碩的胸脯上。
“母後,吐蕃怎麼會派使者前來?去年,我們不是剛跟吐蕃打了一仗嗎?” 武皇後輕柔地撫摸着太平早上足足紮了一個時辰的發髻,面上帶着微笑,眸中卻是寒光閃爍。
“不錯……去年,李敬玄率領十八萬兵與吐蕃将論欽陵戰于青海之上大敗,我大唐工部尚書、左衛大将軍、行軍總管劉審禮,副總管王孝傑被吐蕃俘虜……所以此次吐蕃使者出使我大唐,恐怕是敵非友……” 她眉宇間透着一絲憂慮,自然不是太平所能察覺到的。
太平乖巧地點點頭。
她安慰武皇後道:“區區吐蕃,如何能夠比肩我大唐?一時勝敗證明不了什麼,還請母後寬心。
” 武皇後微微一笑,摸了摸女兒的腦袋,并未說話。
……………… 三日後。
長安城内,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南門進來,往皇城的方向駛去。
這支隊伍的所有人均是着異族服飾打扮,頭發梳成辮子,身穿袍服,披着羊皮披肩,腳穿長靴,神色傲然,輕蔑地打量着周圍圍觀的長安百姓。
他們後面還拉着一輛囚車,囚車裡面坐着一個披頭散發的中年男人。
因為去年大唐戰敗于吐蕃,大唐的百姓對于這些吐蕃人眼中滿是憤恨之色。
那些吐蕃人卻毫不在意,面帶微笑,在衆多百姓憤怒的眼神中怡然自得。
幾十年前還需要他們仰望的大唐,如今已經被他們數次擊敗。
曾經伏低做小的自卑心理,讓他們此時面對曾經不可戰勝的宗主國越發膨脹起來。
路邊的衆百姓議論紛紛。
“聽聞吐蕃使者要出使我大唐,應該就是這一支了。
” “這是出使大唐嗎?看他們的樣子像是來耀武揚威了。
” “成王敗寇,又有什麼辦法,誰讓咱們的将領不争氣呢。
去年敗給吐蕃,連先鋒總管、副總管都被俘虜了,簡直是太丢臉。
” “說起這個,聽聞吐蕃這次來訪大唐,說是要歸還行軍副總管王孝傑将軍,那囚車上的是不是王孝傑?” “歸還我們的将軍?吐蕃有這麼好心?” “……” ……………… 含元殿。
殿内一片肅穆,寂靜。
武皇後神色冰冷。
“本宮給他們開了西門,他們卻從南門一路穿過長安,這是在給我們示威?” 旁邊的衆人默然無語,心裡也是倍感恥辱。
曾幾何時,吐蕃不過是仰望他們的一個小國罷了,幾十年過去,吐蕃卻已經是跟他們分庭抗禮、不可忽視的一方大國了。
甚至于他們現在不得不承認,吐蕃在軍事上絲毫不遜色于大唐,甚至猶有過
含元殿内。
武皇後笑眯眯地摸着手裡的繡牡丹花飾的紅色手套,聽着太平叽叽喳喳地描述着這件手套的來曆,威嚴冷豔的俏臉上帶着一絲柔和。
“太平,你有心了……這禮物,母後很喜歡。
” 太平紅潤的唇角得意地翹起。
母後果然喜歡,那厮說的沒錯。
她抱着武皇後的胳膊,笑嘻嘻道:“母後,那厮弄出了一種叫做火鍋的吃法,味道十分不錯,配上母後送過去的辣腳子更是香辣爽口,不如母後去公主府陪兒臣一起嘗一嘗……” 武皇後有些無奈地摸了摸太平的腦袋。
“這幾日母後怕是抽不出時間,吐蕃的使者來訪大唐,事關重要,母後可脫不開身。
” 見到太平眼中難掩失望之色,武皇後又忍不住捏捏太平的臉蛋。
“過些日子母後再去公主府坐坐吧。
” 太平這才露出笑臉,随即她将腦袋縮在母後的懷裡,枕在母後柔軟豐碩的胸脯上。
“母後,吐蕃怎麼會派使者前來?去年,我們不是剛跟吐蕃打了一仗嗎?” 武皇後輕柔地撫摸着太平早上足足紮了一個時辰的發髻,面上帶着微笑,眸中卻是寒光閃爍。
“不錯……去年,李敬玄率領十八萬兵與吐蕃将論欽陵戰于青海之上大敗,我大唐工部尚書、左衛大将軍、行軍總管劉審禮,副總管王孝傑被吐蕃俘虜……所以此次吐蕃使者出使我大唐,恐怕是敵非友……” 她眉宇間透着一絲憂慮,自然不是太平所能察覺到的。
太平乖巧地點點頭。
她安慰武皇後道:“區區吐蕃,如何能夠比肩我大唐?一時勝敗證明不了什麼,還請母後寬心。
” 武皇後微微一笑,摸了摸女兒的腦袋,并未說話。
……………… 三日後。
長安城内,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南門進來,往皇城的方向駛去。
這支隊伍的所有人均是着異族服飾打扮,頭發梳成辮子,身穿袍服,披着羊皮披肩,腳穿長靴,神色傲然,輕蔑地打量着周圍圍觀的長安百姓。
他們後面還拉着一輛囚車,囚車裡面坐着一個披頭散發的中年男人。
因為去年大唐戰敗于吐蕃,大唐的百姓對于這些吐蕃人眼中滿是憤恨之色。
那些吐蕃人卻毫不在意,面帶微笑,在衆多百姓憤怒的眼神中怡然自得。
幾十年前還需要他們仰望的大唐,如今已經被他們數次擊敗。
曾經伏低做小的自卑心理,讓他們此時面對曾經不可戰勝的宗主國越發膨脹起來。
路邊的衆百姓議論紛紛。
“聽聞吐蕃使者要出使我大唐,應該就是這一支了。
” “這是出使大唐嗎?看他們的樣子像是來耀武揚威了。
” “成王敗寇,又有什麼辦法,誰讓咱們的将領不争氣呢。
去年敗給吐蕃,連先鋒總管、副總管都被俘虜了,簡直是太丢臉。
” “說起這個,聽聞吐蕃這次來訪大唐,說是要歸還行軍副總管王孝傑将軍,那囚車上的是不是王孝傑?” “歸還我們的将軍?吐蕃有這麼好心?” “……” ……………… 含元殿。
殿内一片肅穆,寂靜。
武皇後神色冰冷。
“本宮給他們開了西門,他們卻從南門一路穿過長安,這是在給我們示威?” 旁邊的衆人默然無語,心裡也是倍感恥辱。
曾幾何時,吐蕃不過是仰望他們的一個小國罷了,幾十年過去,吐蕃卻已經是跟他們分庭抗禮、不可忽視的一方大國了。
甚至于他們現在不得不承認,吐蕃在軍事上絲毫不遜色于大唐,甚至猶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