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關燈
    第9章 朝中無太子,趙豫上位時一紙诏書作廢了立長立嫡的規矩,因此任何皇子都有可能繼承大統,在這種情形下,朝中大臣們紛紛開始站隊,明目張膽的在老皇帝眼皮子底下結黨營私,老皇帝這會兒也心有餘而力不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人啊也就到了這時候才開始覺察到之前追逐的那個權利,地位在生命面前屁都不是,他的愛妃們如今各個在他看來都如紅粉骷髅般,化着最美豔的妝挨個在他枕頭邊給自家兒子說話,她們一口一個陛下的喊着聽得柔情蜜意,可趙豫知道這些人裏面沒一個不盼着他死好給她自己的兒子騰位置。

     那些個兒子私底下瞞着結黨營私就讓他們折騰去吧,索性他一個将死之人管不了這麽多了,鬥一鬥也好,每一任的帝王都是這樣過來的,他何嘗不是踩着兄弟的屍骸踏上着萬人之上的位置。

     沈溪自從那日與趙栩朝堂分別之後,如今兩月已過,沈溪非但與趙栩沒有重新親近起來反而愈發的疏離。

     趙言拉攏沈溪卻從沈溪那吃了一肚子的閉門羹。

     沈溪不曉得他內心對趙栩的疏離與厭惡是因為趙言給他下的離心蠱的緣故。

     趙言也沒想到就算沈溪厭惡趙栩,也不會轉而對他産生什麽兄弟情。

     沈溪最是剛正不阿,痛恨一切結黨營私之事。

     朝中局勢動亂,太子之争黨派互鬥,群臣幾乎人人都在站隊,除了沈溪。

     當人人都處于淤泥中時,出淤泥而不染非但不會被人稱道,反而會被視為格格不入的異類排擠,群起而攻之。

     朝堂之上,早就看沈溪不順眼的大理寺卿蕭英首先彈劾沈溪,說他對聖上不敬,上朝身着朝服時,依舊穿着皂靴。

     此話一出,廷下若幹大臣紛紛應和。

     沈溪剎時成了個箭靶,所有的利箭都往他身上飛。

     沈溪啞口無言。

     趙言冷笑一聲看向趙栩。

     趙栩神情緊張,似在隐忍。

     沈溪不是第一天上朝,本就是統領千軍萬馬的大将,穿慣了短打皂靴,若不是如今邊疆太平他得回京他現在還在邊疆的大漠上策馬馳騁了哪能穿着朝服一本正經的在這裏看他們爾虞我詐陰陽怪氣 沈溪一句話也說不出。

     他穿皂靴上朝确實是事實,要想辯駁也無從辯起。

     老皇帝豈會看不出奈何沈溪犯了衆怒,老皇帝随口給沈溪定了個罪責,讓他小朝之後去大理寺認定五十大闆,這事也便揭過了。

     沈溪很是郁悶。

     他想不通為何事情會發展成這個樣子。

     這些日子十二公主偶在宮裏遇見他也對他避如蛇蠍,明明兩人的人婚約是由聖上定下的,那日公主給他倒的桂花酒的香甜餘韻還在記憶中因繞,這不就短短兩月怎麽就态度大變 沈溪想不明白。

     趙栩又何嘗想的明白,明明那日兩人話已說開,為何沈溪見他臉色一日比一日差。

     銀月明白,沈溪身上的蠱香比兩個月前濃烈了不少。

     沈溪從大理寺領了闆子出來,趙栩早已備着馬車在那兒等他。

     他本欲視而不見,卻被趙栩身前的侍衛-銀月攔住。

     銀月伸手做“請”狀:“沈将軍,我們殿下有事找您。

    ” 沈溪忍下心中不适走向了趙栩的馬車。

     他心下煩躁異常,脖頸內的蠱蟲因為靠近趙栩的馬車而顯得愈發焦躁! 說時遲那時快,銀月一個手刀将沈溪打暈,馬車簾子掀開,坐在其中的除了趙栩還有薛适。

     薛适-便是那趙栩養在偏院的神醫。

     趙栩不是個傻的,他也嗅到了沈溪身上不同尋常的香味,這味道香的詭異,托趙栩常混跡青樓楚倌的經驗來看,這味道他曾在一異域歌姬身上嗅到過,那歌姬告訴他這味道不是什麽薰香而是蠱香,歌姬請人往自己脖頸植入了令自己皮膚水嫩貌美如花的蠱,代價是不能孕育子嗣。

     歌姬來自南疆,她道:蠱在他們哪裏十分常見,你們漢人不過少見多怪覺得可怕,實際上這東西在南疆部落看來不過是融入生活的一部分,沒什麽可怕的。

     監視辰王府的探子來報,發現辰王府後院裏經常與奇異香氣的袅袅煙霧漂出。

     聯系沈溪這段時間的一反常态。

     趙栩心下有了結論:趙言後院養有制蠱的南疆人,沈溪多半是中了趙言的招。

     看沈溪面色如常,隻是在于與自己接觸上表現出厭惡,趙栩當下确定此蠱無毒隻是會對當事人的情感造成影響。

     他帶薛适守候在大理寺門外,為的就是替沈溪除蠱。

     如他所料,待薛适搭上他的脈搏發現了其中的異常,沈溪确實被注入了蠱。

     “怎麽救” “如今需要一練武之人作為容器,引蠱離開。

    ” 薛适道。

     蠱這東西一旦植入體內,随宿主同生共死,沈溪這種情況隻有兩種解決方案,一:殺了他,二:找活人為容器,為他引蠱。

     時間不等人,沈溪練武之人身體強健,若不盡快引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