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去村长家

關燈
    二媽(村長爺爺的二兒媳,當地人稱呼大伯,二伯,三伯的老婆稱大媽,二媽,三媽)要生了,她又拿出二斤紅糖,5斤小米,20個雞蛋。

     給村長爺爺一斤上好的煙葉,村長爺爺和幾個伯伯叔叔一壺白酒。

     給大花奶奶拿了一塊大約夠做兩身的深藍色的棉布。

     給大媽二媽和小嬸一人一塊紅頭巾;又拿出10副勞保手套給大伯,二伯和小叔他們戴。

     給4個弟弟一人一把彈弓;二哥愛動,給他一把精巧的匕首;三哥愛文,就給他一支鋼筆吧。

     大哥去當兵了,就沒有他的份兒了,嘻嘻! 給小鳳的是一件粉色的布拉吉,小丫頭一定美死了。

     嗯~再抓上一把水果糖吧,妥了,出發! 李易安把這些東西裝在背簍裡,背在背上,按照記憶向村長家走去。

     李易安家是在村尾,她家西面五六十米處是一條河。

     河水自山上下來,河寬大約十幾米,雨水多的時候河面寬可達二十米,河上有一座六米寬的橋,是出村的必經之路。

     李易安家門前有一條路。

     路對面是知青點,裡面住着五個男知青,四個女知青,小易安從未和這些知青打過交道,也不知道他們都是誰,因此也沒有多少印象。

     順着道往東走就進入村裡,家家戶戶都有自留地,所以面積都不小。

     村子中間有一棵大楊樹,據說有百年以上的樹齡了。

    農閑的時候,人們愛聚集在楊樹下唠嗑。

     大楊樹的四周一大塊面積是作為打谷場用的,大楊樹的斜對面,打谷場的邊上有一口井,人們都愛在這口井裡挑水吃,因為這個井的水很清甜。

     打鼓場的四周有個小坡度,坡下面才是供人車走的路。

     這裡像個轉盤通往四個方向。

     往西就是往李易安家的方向出村口;往東就是村子的最東頭,出村東頭就是李家屯的土地。

     東北方向有兩排房子,西北方向則隻有一排房子,這是地勢的原因造成的;東南和西南方向都有三排房子。

     村委會在村子中間東南夾角處,村委會的南面兒就是村長家。

     李易安路過打谷場,有幾個老爺爺,老奶奶,嬸子大媽的在樹下唠嗑兒。

     “他嬸子聽說了嗎?孫賴子家那婆娘又在欺負他大兒媳婦,她那兒媳婦多老實啊,她就知道欺負人家,也不想想,她也是從媳婦兒過來的。

    ” “可不是嘛,那一家子就沒個好的。

     孫賴子潑皮無賴,他那老婆,就知道欺負老實人,愛占小便宜。

     他的大兒子是個軟蛋,什麼都聽他爹媽的,小兒子比他爹還無賴,他那閨女也不是啥好玩意。

     這一家子沒一個好玩意。

    你說咱屯子裡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家呢?” “誰說不是呢?” “還有那馬大棒子家呢那重男輕女的,重男輕女倒有情可原,但也不至于這麼搓磨自己孫女兒吧。

     那孫子都10歲了,寶貝的像什麼似的,一身肥肉。

     再看看那兩個孫女兒,可憐呦,一個8歲一個6歲,兩個都瘦的皮包骨頭。

    從來都撈不着個飽飯吃,小小的孩子啥活兒都得幹,哎~。

    ” 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