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三个条件(四)

關燈
    來。

     就從這一點兒上來說,李世民的功績再輝煌,李道宗也是難以親近的。

    他知道,李世民也許是個好皇帝,卻永遠不會是個好兒子,好兄弟,更不可能是個好親戚。

     在不威脅到民族生存和大唐存亡的前提下,他不介意借着李言的威勢,教訓一下李世民。

    同時,他也知道,這樣的條件下,李世民根本沒得選。

     就是想凝聚天下人的意志,拼死一戰都做不到,人家突厥大軍來範,沖的是你李二一個人。

    即不為改天換地,又不奴役百姓,甚至也不要土地城池,不要府庫錢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是讓你道個歉而已,你憑什麼不答應? 實在不行,把你交出去,我們也照樣過活兒,換了人家李言做皇帝,我們照樣逍遙。

     聽到這裡,李言擡起頭,看到三人都是一臉祈求的看着他,于是說道:“好吧,看在你們的面子上,若是李世民肯答應這三個條件,本王就把大軍撤回草原。

    ” “關内道的土地和城池全都還給你們,這裡的百姓也不動,豐州黃河一線的城池也還給你們,算是本王對中原百姓的一份心意了。

    ” “而且,本王還可以和你們盟誓,給大唐十年的和平,兩國的關系恢複到貞觀十九年之前,互通商貿、友好往來。

    十年之内,突厥大軍不入長城,十年之後,再做定奪。

    ” 李言解釋道:“堂叔、表叔、房大人,你們應該知道,草原和中原,自古就是針鋒相對,沒有永遠的和平,隻有永遠的敵對。

    隻要草原一統,必然南侵。

    ” “而中原強盛,必然北伐,這是亘古不變的鐵律。

    ” “大唐的穩固和漢人的安定,終究要靠自己的強大,永遠不要指望敵人能手下留情。

    本王雖是漢人,卻統治着草原數百萬胡人,他們的意志,本王也不能阻攔。

    ” 請...您....收藏6191書1吧六\\\九\\\書\\\吧! “若是有一天,本王不能代表他們的利益,就會被他們撕成碎片,換成其他人,一樣會南下。

    ” 三人神情一震,之前心中的那種隻要自己人在統治草原,就能永享安定的心思頓時不翼而飛。

    不過他們知道,對方說的都是肺腑之言,也是事實。

     在對方占據絕對優勢的前提下,能把吃進去的土地和城池都吐出來,還保證十年不南犯,已經是對方最大的誠意了。

     這次談判,所獲如此之多,已經讓他們驚喜不已。

     “想來你們也知道,本王這次南下,隻為找個公道,并不想覆滅大唐。

    ” 李言語氣懇切的說道:“其實本王知道,李世民哪來的三百萬大軍,現在大唐關内世族背棄,山東人心不穩,隻剩一個江南,也是鞭長莫及,遠水救不了近火。

    ” “長安最多有百萬步卒,這些人守城尚可,卻打不了野戰。

    ” “兵越多,消耗就越大,隻要本王分出三十萬騎兵,守在長安城。

    再派五十萬騎兵攻打京畿各處,阻止漢中和山東的援兵北上,不消三個月,長安就将不戰自潰。

    ” “各地烽煙四起,大唐也會陷入亂世。

    ” “本王雖是突厥右賢王,真正的身份卻是高祖嫡脈,真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刻,城内的官民百姓,還能以死抗争不成?本王繼承了皇位,這大唐還是大唐,百官還是百官,百姓們照樣生活。

    ” “還免去了戰亂之憂,離難之禍。

    ” “隻是本王念在同為漢家兒女,又是同族血脈,實是不願為了一已私欲,禍亂蒼生。

    ” 聽到這裡,三人心中一緊,沒想到自家的情況對方摸得這麼清楚,應對方案也是極為老道。

    不急着攻城,而是圍而不打,慢慢蠶食周邊的地帶,這正是讓他們最害怕的地方。

     一是糧草不能持久,二來長安被圍,隻要有兩三路援兵被打退,其他各地的官員就會有顧忌,時間一長,難免那些人就會意動,甚至有可能覺得長安不保。

     此時他們就會找出各種理由,切斷和京城的聯系。

     為後面的亂世保存實力,積蓄力量。

    江南也會失去控制,南方的糧響也會斷絕,各地會慢慢形成割據之勢,如此一來,大勢去矣,就算保住長安,也沒什麼意義了。

     在這種生死存亡的危機下,朝中文臣武将和李氏皇族宗親、世家大族、功臣勳戚們就會出面施壓,甚至逼迫李世民投降,以一枝一脈來換取天下的安甯。

     (本章完) 喜歡影視世界從高考開始請大家收藏:()影視世界從高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