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大不列颠的心理医生

關燈
    早上8點,季昀禮把車停在一座紅瓦尖頂的英式小樓前,牽着宋辭的手,跟着傭人來到小樓後面的院中。

     大不列颠享譽全球的創傷心理學專家教授,并不是傳統歐美人的高大形象。

    而是一個“活潑”且精神矍铄的小老頭,此刻正揮着球拍,打得一手好網球。

    完全看不出他有七十多歲。

     “小老頭”對兩位的到來沒有一絲見外和客套,笑盈盈地邀請他們一起打球。

     家裡的傭人早有準備,帶季昀禮和宋辭分别換了一身網球服出來。

     “小老頭”讓大家稱呼他威爾遜,同他一起打球的年輕女子是他的侄孫女。

    現在四個人,變成了混合雙打。

     随機兩兩組合,打了兩個多小時,揮汗如雨,很是痛快。

     宋辭自認運動能力一般,平時懶得動,社交圈子小,基本沒什麼運動機會。

    最多打打高爾夫,也是因着宋祺政在世的時候常打。

     都說運動可以同時刺激多巴胺和内啡肽,除了累,宋辭的确感受到了胸腔内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正在被釋放,竟有種前所未有的舒适和放松。

     洗了澡,換好衣服,威爾遜的英式紅茶和小點心已經備好。

     性格開朗的威爾遜似乎并不着急開始今天的治療,他表現的就像是與季昀禮和宋辭認識了許久的老朋友一樣,暢快地同他們聊着天。

     聊泰晤士河近幾年的治理,聊倫敦空氣質量的變化,聊年輕人生活的壓力,也聊他接觸過的不同年齡段的“朋友”。

    他從不稱呼他的病人為病人,在他看來,他們隻是遇到問題,需要解決問題的朋友。

     包括和他們一起打網球的威爾遜的侄孫女,是他已經過世的哥哥的孫女。

    曾經因為一段戀情差點自殺,現在不僅是他的好朋友,還是他的醫學助理。

     威爾遜簡直就是個話痨,可以一直說個不停。

    濃重的英倫腔口音,言辭也很幽默。

     他提到自己結過兩次婚,第一次婚姻結束在四十歲,兒子随前妻生活。

    離婚後五年,也就是四十五歲的時候,遇見了人生摯愛,兩人沒有孩子,相守27年,妻子于去年離世。

     這座小樓,就是他們生活了27年的地方。

    他會一直在這裡,直到生命的盡頭。

     交談期間,他會時不時和宋辭交換故事,其他兩人,是他們很好的聽衆,也會偶爾參與進來。

     宋辭講到小時候,他會誇贊她聰明、可愛。

     講到隻身到英國讀書,他會佩服她的勇敢、獨立。

     從清晨到黃昏,威爾遜并沒有對宋辭采取任何醫療手段的幹預,他留他們二人一起吃晚飯,但是要宋辭和他一起做飯。

     廚藝确實沒有天分,宋辭勉勉強強地完成了四份一言難盡的牛排。

    其他菜品都是威爾遜準備的。

    宋辭覺得難以下咽,其他三個人卻很給面子地把“抹布”一般的牛排吃得一幹二淨。

     深夜離開前,威爾遜才略顯嚴肅起來。

     他用純正的英倫腔表示,宋辭的創傷由來已久,表象上是無法醒來的噩夢,和應激障礙性失語,實則還存在其他方面的心理問題,比如不可控制的失落、抑郁、自卑、自我懷疑等等。

     定期的療愈肯定是有幫助的,但他與季昀禮觀念一緻,并不贊同采取有副作用的儀器和藥物。

    類似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