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不教做人,只去选择

關燈
    裡正家裡人肯定都是商量過了,看着一群人站在自己面前,反倒是李如意有一瞬間的措手不及。

     裡正家的大兒子名叫孫德山,他也已經是三十幾歲快四十的年紀,家裡的大兒子今年都比李如意大三歲。

     孫德山媳婦年紀比他稍小一點,身量高挑,長着一張圓臉,放在村裡都是有福相,她是外村人,是族長媳婦娘家那邊的親戚,姓王。

     夫妻二人有三兒一女,孫小花是他們最小的女兒。

     他們家的三個兒子都已經定親了,老大最近已經開始和女方商量婚事了。

     關于這一房的事情,李如意基本都知道。

     她也沒有為難兩夫妻的意思,若非是為了孫小花少走些彎路,她其實沒必要把這家人帶上的。

     “聽說景文快要成親了,往後有什麼打算?若是想要留在村子裡,需要我的可以開口,若是想要跟着我去府城,府城地貴,我怕是給不了你如今在村中的生活和體面。

    ” 李如意也把這些話說在前頭,免得因為一些無所謂的事情橫生枝節。

     不過,關于這一點,孫景文也早有想法。

     沒有一個年輕人願意困在村子裡,他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是裡正家的長孫,可他每次看見李廿的時候,也都會很羨慕,他從未覺得他比之李廿李十六之流差些什麼。

     可眼看着人家日子越過越好,他卻因為平穩順遂,而被迫過着日複一日的重複生活,心中的渴望不言而喻。

     李如意在話音落下的瞬間,從孫景文的眼中看到了躍躍欲試的熱血和洶湧蓬勃的野心。

     “我明白,我已經和劉家商量過,他們也同意了。

    ” 李如意對孫景文的态度很滿意。

     能夠提前知會嶽家且會自己解決問題,這比旁人多了兩分沉穩的性子,能适合做的事可太多了。

     李如意琢磨着,府城那邊,她準備把雜貨鋪和送貨這兩件事分開。

     李十六當掌櫃是老早說好的,李廿負責來回運貨也是闆上釘釘的。

     孫景文倒是可以從送貨開始做起,李如意準備帶他一段時間,看看他待人接物的态度。

     孫小花站在一旁左看看右看看,等到李如意沉默下來,她才開口說道。

     “如意姐……” 誰知道她才一開口,裡正便咳嗽了起來。

     孫小花眼珠子一轉就把剩下的話憋了回去。

     李如意會這一聲咳嗽喚回心神,轉頭去看裡正,裡正則是清了清喉嚨,開口說道。

     “今天還有件事想和你們說,如意呢,按照輩分要叫我一聲表舅,也就是你們爹的表妹,你們往後也不能随便叫她姐妹,要叫表姑。

    ” 孫小花眼神中閃過片刻迷茫。

     什麼玩意兒? 如意姐是她表姑,那小滿不也是她表姑了嗎? 她的好朋友其實是她的長輩!? 這一表八千裡的親戚有必要這麼較真嗎? 孫小花癟了癟嘴,小孩子對于輩分的執念,有時候大人不能理解。

     甚至光是一個長輩的身份,就會讓一些不聽話的孩子端起長輩的款。

     不過,裡正自有他的考量,孫小花不管願不願意都得接受。

     她嘗試着用裝可憐博取同情無果後,便隻好可憐巴巴的看向李如意,帶着一絲絲期盼的想要看到對方為她說話。

     可惜結果沒有任何不同。

     李如意也含笑看着她,甚至還跟她挑了挑眉,示意她趕緊的! 孫小花歎了口氣,這才無奈開口,聲音小小的,讓人聽到還以為她是個多麼乖巧懂事又溫柔膽小的姑娘呢! “表姑……” 李如意呵呵一笑,從身上摸出一塊碎銀子出來…… 她這會兒心中也是充滿怨念的,看人過的不高興,心裡也能舒坦點。

     裡正這認親來的突然,她身上除了銀子什麼都沒有準備,也就隻能這樣了。

     孫小花看見碎銀子的時候愣了一下,接過來都沒理解上去。

     她擡頭看看裡正又看看李如意,不大懂裡面的人情世故。

     裡正也意識到了有些不妥,但還是硬着頭皮把這個‘儀式’進行了下去。

     好在,裡正家的人也沒有準備,孫德山和王氏作為表兄表嫂也都沒有東西給李如意,大家隻是打了個哈哈,說是留她吃飯,但心裡已經盤算着一會兒找點什麼認親禮送出去了。

     李如意也是歎氣,想着自己過來好像不是說這件事的,怎麼就到了這麼尴尬的環節。

     雙方之間心思各異,卻又格外默契,很快便達成共識。

     等到認親結束,裡正才想起詢問李如意所來何事。

     “對了如意,你這次過來是有事嘛?” 李如意看着孫德山一房人退了出去,這才回過頭來答應了一聲。

     “嗯!确實有些事想和表舅商量一下。

    ” 說完,李如意轉回身坐下。

     “我最近在琢磨咱們村子裡燒出的炭質量不一,村人也大多比較松散,我想要把大夥兒整合起來。

    ” 裡正聽了這話沒太大反應,隻是表情微微嚴肅了一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李如意繼續說道。

     “我在府城已經搭上一些穩定些的關系,将各家各戶用炭的量都算了一下,大緻有了個結果。

    ” “若是以咱們現在的樣子,怕是很難成氣候。

    ” 如今物産不夠豐富,供不應求,那些有些傳承的人家,也大多敝帚自珍,不願将秘方秘術之類公之于衆,那些好東西都是要優先供給頂層權貴的。

     剩下些有些小錢,又沒有太大門路的人家,便會常常陷入一種有錢無處可用的狀态。

     太好的東西買不起,差一點的東西買不到。

     李如意在集市外面盯了那麼長時間,除了找到潛在的主顧外,也确定了自己店鋪的标準。

     裡正對這些事一無所知,甚至李如意說的話他聽起來都覺得恍若雲裡霧裡。

     “我考慮良久,若是想把木炭的買賣做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建一個炭窯。

    ” 裡正眉頭一下皺了起來。

     “你是說,你要當這個帶頭人?” 對于買賣上的事情,裡正十竅通九竅,一竅不通…… 可對于村中權力結構的變化,他卻是敏銳的很。

     他一句話便直切重點。

     不過,李如意搖了搖頭。

     “我精力有限,身份地位也不合适,所以我想,讓您和
undefined